马季:“文学”对“网络”应有所担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马季:“文学”对“网络”应有所担当
2009年11月09日 11:1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网络给了文学一片新的天空,让思想翱翔,让文字绚烂,让故事穿越时空,无拘无束。面对荧屏,我常常想,这些海量的、好几个亿字节的文学作品,究竟给网络带来了什么?应当为网络带来什么?网络似乎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个人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文字,很可能像一枚石子投进海洋一样,旋即便被覆盖,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许作者本人并不知道,它已经被50个、100个,甚至更多人读过,所以,每一段文字都曾经有它的生命,影响过别人。尽管对网络来说,这样的作品很渺小,很不起眼,差不多连自己也会很快将它遗忘,但它还在那里,静静地在那里,守望着辽阔的网络世界。一次,我偶尔在网上翻到自己2002年的帖子,看着看着就独自傻笑起来,它不逊于翻看旧照时的感觉。话说回来,伟大亦是由渺小演变发展成长而来,谁也不要小瞧自己的一篇帖子,也不要嘲笑别人的一份心情。网络世界,真是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

  有人问我为什么对网络文学情有独钟,我的回答是,我在这里看到了瑰丽的色彩,看到了壮阔的图景,看到了中华文化在民间的生动姿态。这里虽然嘈杂,甚至有点浑浊,但决不呆滞;这里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流淌着智慧与激情。我阅读网络文学作品,并不在意点击量的高低,主要看它的原创性,看它的文气,它的内核,看它与传统文学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能否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我希望自己尽可能做一个客观的观察者、冷静的分析者、执著的追问者,我相信自己已经获得了满意的答案,那就是,中国文学的希望在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融合,二者缺一不可。

  经常有一些不知名的网络作者给我发邮件,留下作品的网址,我总会去阅读,会像普通读者一样留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写过一些网络作品阅读笔记,发表过不少理论评论文章,出版了专著,还和一批网络作家交了朋友。这一切对我来讲,好像就是在不断实践,它要求我始终保持探求的欲望,和他们一道成长,共同迎接每个新生命的降临,并面对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当然,我和他们也有不同的意见,在鲁院的讲堂上、走道边,我与他们有过激烈的讨论。我相信他们能够理解,一个干了20年文学编辑的人,一个理论工作者,一个对网络文学满怀信心的人,为什么会在一些微小的问题上和他们较真。他们有困惑,也有艰辛,我和他们说得最多的却是“坚守”。

  的确,文学需要坚守,不只是传统作家面对这个问题,网络作家同样不能回避。时代给写作者出了很多难题,文学的艰难,何尝不是作家的幸运?托尔斯泰之于复杂的俄国社会,巴尔扎克之于混乱的法国现实,他们的伟大与时代息息相关。我说“文学”对“网络”应有所担当,也是基于作家对这个时代的责任,它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是指人,也就是写作者,对网络这个全新的媒体应怀有虔诚之心,不能图一时之快,信马由缰,胡乱书写,亵渎了神圣的文字。其二,是指作品,毫无疑问网络成就了一批作品,光荣和梦想随之实现,但到底有多少作品给网络带来了荣誉、增添了光彩?简而言之,若干年后,当一个作者成熟的时候,能够无愧于自己当年在网络发表的作品,那么他,就实现了“文学”对“网络”的担当。

  “文学”对“网络”的担当,是一个浩繁的使命,不只是一个群体、几家网站能够企及的愿望,其根本在于精神力量的警醒与复苏,在于民族智慧的薪火相传。说到底,它关乎新世纪的中国文学高峰何时来临,关乎中华民族文化如何蓬勃崛起。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