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平谍案":王石坚系统不是中共情报"半壁"(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揭秘"北平谍案":王石坚系统不是中共情报"半壁"(5)
2009年11月03日 10:20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陈琏夫妇“意外”被捕

  王石坚被抓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直至今日,有关抓捕王石坚的过程仍找不到只言片语的描述。

  当时的中共中央虽然很快得知北平秘密电台被破坏,但也没能料到王石坚情报系统会那么快地被连根拔起。

  从西安事变后一直追随在周恩来身边任机要秘书的童小鹏,在自己的回忆录《风雨四十年》中提到:1947年9月23日,中央机关刚刚转移到陕北葭县(现佳县)西南15里的神泉堡,“周恩来得悉在北平和我地下情报系统有工作关系的民主人士余心清等2人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情报系统一个地下电台也被国民党特务测向台发现而被破坏。周恩来立即电告主管部门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破坏的扩大和设法营救。

  “针对国民党特务在美国情报局的大力支持下要侦破我在蒋管区的地下组织和秘密电台,用测向台多方侦测我党中央、各野战军司令部电台,并妄图破译我核心密码的种种阴谋。周恩来指示,首先是密码的编制、使用、保管的问题,要做到万无一失。对公开、秘密电台如何避开敌人测向,如何迷惑敌人,也要总结经验教训,订出一套可行办法来。”

  就在此时,又是一篇公开的新闻报道,让周恩来敏锐地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

  10月3日,合众社报道,蒋介石机要秘书陈布雷的女儿陈琏与其丈夫袁永熙被捕。

  合众社报道这篇新闻,根本原因是陈琏的身份——陈布雷的女儿。须知陈布雷号称蒋介石的“文胆”、国民党“军机大臣”,他的女儿、女婿“涉共”被捕,新闻轰动性自不在话下。

  让周恩来惊觉事态严重的,也是因为陈琏的身份——中共秘密党员。尤为关键的是,陈琏和袁永熙属于中共中央上海局领导的学运系统,袁永熙还是学运在北平的负责人。学运本没有和中央社会部领导的王石坚情报系统联系,可他们却因北平秘密电台暴露而被捕,这很可能意味着国民党发动的抓捕,目标极大。

  得知陈琏被捕消息,周恩来立即致电李克农:“此案为军统局发动,似牵涉范围甚广,有扩大可能。望克农告王石坚等,不管有无牵连,均速谋善后,严防波及其他两处。陈琏系秘密党员,与学运有关,望罗迈告钱瑛严防牵连上海学运。并请另电冯文彬,注意到解放区受训的学生回去后有无牵连危险,望其慎重处理。”

  直至此时,王石坚被捕事件仍不为中央所知,他叛变所带来的损失也已来不及补救。但不幸中万幸的是,陈琏、袁永熙夫妇被捕实际上纯属意外,没有因此牵扯到学运系统。

  被捕时,袁永熙、陈琏刚刚新婚一个多月。他们结婚的时候,陈琏在北平贝满女中工作时的同事田仲英前来道贺,并主动与公开职业是北平金城银行高级职员的袁永熙交换了名片。

  就是这张名片,让陈琏、袁永熙受到了北平秘密电台的牵连。

  田仲英是王石坚系统北平情报小组成员,与陈琏虽然熟识,双方却互相不知真实身份。

  北平秘密电台暴露,李政宣叛变后,不但供出了田仲英,而且说记得北平地下党有个姓袁的。特务先是逮捕了田仲英,接着从田处找出了袁永熙的名片,随即就将袁永熙、陈琏夫妇逮捕。

  但由于未得确实证据,袁永熙、陈琏坚不承认地下党员身份,李政宣亦不能指认,最终因“查无实据”,经蒋介石同意,陈布雷将二人保了出来,“严加管教”。

  袁永熙、陈琏夫妇的被捕只是偶然因素被牵连进来,但由于他们夫妇俩的敏感身份,结果在王石坚案件中反而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当时即有传闻说北平密台是被保密局从袁永熙、陈琏夫妇家中起获的。后来许多资料也都以讹传讹,混为一谈。

  王石坚情报系统遭破坏虽然最终没有影响到其他系统,但亦是中共情报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

  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事件很快被中共中央掌握,足以令整个中共情报体系引以为戒。

  10月6日,周恩来连续致电杨尚昆、李克农、李维汉等:“平沪大捕人,牵连我情报机关。”应“杜绝一切可能牵连的漏洞,立即割断各种横的关系,并研究教训,给其他情报系统与地下党的组织以更严格的指示。”

  同日,周恩来还致电李克农:“王石坚遇险,凶多吉少,有无其他营救的办法,望告。”殊不知,此时的王石坚已经叛变了。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