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巨星钱学森于昨天8时06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据11月1日《海峡都市报》)
“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数不尽的荣耀挂在眼前,可钱学森,却从未骄傲自满,一直谦虚谨慎。钱钟书说过:“最讨厌沽名钓誉的人。”这二“钱”可谓“意气相投”,尽管中国文化崇拜的风气甚为严重,但讨厌拿名气招摇撞骗也乃公众所望,贾平凹一书《废都》一书得以风靡也源于此。同时这也是钱学森能够在2007年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则由于他“传说”一般的遭遇、勇于探究的科研精神和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可以说,钱学森一直都是中国科研界的“标杆”式人物。
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早在1950年钱学森和夫人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后,便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可惜由于钱学森特殊的科研身份,回国阻力重重。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的一番话——“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代表的正是美国人的心声,最终,还是由于祖国的积极争取,钱学森于1955年携家眷归国,第一句便是:“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语言如此朴实不做作,真情自然流露,无论美国怎样的迫害,都改变不了钱学森的爱国之心,回国之念。尽管荆棘满地,甚至待遇,科学研究室等都和美国差距甚大,但只因为心忧天下,心中有国,钱学森选择回归,而且义无反顾。
勇于探究的科研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各方条件和设施都很多落后,但是,钱学森依然在最艰苦的条件上成就自我,建设祖国,相继完成导弹、氢弹的试炸成功。不少专家直言,钱学森的回国至少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二十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最具有说服意义: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诚如斯言。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说,在极其恶劣的实验技术条件下,钱学森和老一辈科学家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人物,吃苦耐劳、勇于探索……再完美的词语恐怕也难以诠释钱学森他们在科研上的精神!
反观如今,出国留学生大多不回国,而且理由理直气壮,一是外国的试验设施好,学术氛围浓厚,适合发展,自己也是爱国的。二则是国内充满着学术权威,学霸等现象十分严重。两相权衡,最终为了事业更好的发展,只好留居他乡。言辞诚恳,事情真相可能也的确如此。可是,和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他们相比,他们的爱国心停留在口上,他们的自私之心毫不保留地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之下——心中先有自己而后有没有国家还不一定,和钱学森相比,他们还多了追逐利益,少了真诚;追求享受,少了探索;这些差距显而易见。如果真的爱国,真的要为祖国做自己的贡献,实验设备的落后和学术氛围的不浓厚岂能成为“不归”的理由呢?
感动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有过对钱学森一段非常诗意的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这是对钱老一生一个简洁明了的概括,如今,钱老带着无数的荣耀和无数人的悲痛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他转身离去的背后,在一个浮躁的年华和学术氛围内,我们不得不忧心重重,钱老之后,还有谁能够传承那“科研标杆”的衣钵?”(龙敏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