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洪荒时代,大小部落冲突不断,黄帝将各部族代表召集到釜山,统一符契、共同结盟,中华民族雏形初现。“釜山合符”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釜山”也因此而成为中华大一统的开端之所和中华民族的发祥之源。但是,釜山究竟位于哪里,一直众说纷纭。
10月15日,国内百余名专家齐聚保定市徐水县,从文物考古、文化遗产、历史记载等方面对黄帝合符之釜山就在徐水县的说法进行了实地考证和研讨。
黄帝在釜山“合符”
符又称符节、符信,多以竹、木、兽皮、玉、骨等为材料,制成后一分为二,供持有者双方相互印证,也就是“合符”。“合符”是我国流传久远的一项合盟信物制度,在文字发明之前常用于重大的政治、行政、庆典、军事等活动。
黄帝“合符釜山”一事,在司马迁的《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中有明确记载。为此,釜山被视为黄帝与各部族代表合符之地,即统一符契、共同结盟的地方。从此之后,华夏民族大小部落归于黄帝麾下。
也正因为如此,历史学家们认为,“合符釜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自此古代部落形成部落联盟,走向了民族的融合、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釜山”究竟在哪里
“釜山”的意义如此重要,但它到底在哪里呢?全国各地的文史专家查阅典籍、考证资料,总结出了甘肃天水、河南灵宝、山西高平、河北涿鹿等几种说法。
近年来,徐水釜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孙大午带领团队先后考察了全国各地的“釜山”,通过追寻历史脉络,考证文物遗迹,探究合符规律,并从山有其形、地有其名、史有所载、物有所证、民有所诵、黄河故道、史无断代、古庙发掘、崖刻文字等方面重新进行了考证。他们认为,与前面的几处地点相比,黄帝合符之釜山位于徐水县的理由更为充分、合理。
为论证徐水釜山乃黄帝合符之地,徐水釜山文化研究会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邀请国家、省、市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知名学者座谈研讨。今年10月15日,来自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等单位的百余名权威专家再次齐聚徐水,从文物考古、文化遗产、历史记载等方面,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实地考证。
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表示,对待“合符釜山”这种重在传说的历史,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对遗址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众多证据指向徐水
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但民间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和地名,或许能折射出那段历史的影子。
徐水釜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孙大午认为,所谓釜,就是一种四周高中间凹的蒸煮器具。而位于徐水县城西北约22.5公里处的釜山,恰恰形似一口倒扣的大锅。这是“山有其形”;不但山的名字叫“釜山”,而且山脚下的村庄也称为釜山村,又分东釜山、西釜山、南釜山、北釜山四个自然村,这就是“地有其名”。另外,在《资治通鉴》中也能得到佐证:“黄帝合符釜山为武遂(徐水遂城之旧称)之釜山”。
除地名之外,徐水釜山及周边还流传着许多有关黄帝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比如炎黄二帝战阪泉、釜山画龙合符、釜山源头宴诸侯、西陵蚕姑织锦绸、除夕之夜摆龙灯等等,这些古老的传说,隐现着模糊的历史投影。
徐水釜山周边的许多村庄,至今活跃着被当地称为“釜山古乐会”的民间音乐团社。这些民俗音乐乐风古朴,曲目乐谱丰富,具有很高的原始古乐学术研究价值。在保定范围内,除徐水外,古乐文化还广泛波及涞水、易县、高碑店、涿州、定兴、满城、安新等十多个县(市)。釜山古乐已绵延几千年,相传正是源于黄帝时期。
黄帝庙汉代就已存在
釜山上的黄帝庙址和崖刻文字,被孙大午认为是黄帝合符于徐水釜山的最有力的证据。
黄帝庙遗址位于徐水釜山之巅,相传系舜帝为纪念黄帝而建。今年9月20日—10月15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黄帝合符残碑,可辨文字为“黄帝时诸侯合符即(此)……最著龙之先……”。
文物工作者经过发掘发现,虽然这座古庙的建筑年代为明清时期,但其顶层院落的填土中发现了唐代的黄釉瓷钵残片、金元时期的白底黑花瓷片,还挖掘出了先商时代的绳纹陶片(距今3500年)。这说明这座古庙早在司马迁所处的汉代就已经存在,并一直延续到唐、宋辽、元、明、清各个朝代。
此外,釜山的崖洞内还留有109个“古文字”。经专家推测,这些“古文字”均为上古黄帝时代人类留下的符号,但其用意和内容目前仍然无法破译。考古人员在研究对比中发现,釜山崖刻和史前出土的刻画符号有相同的,与早期青铜器上的刻画符号也有相同的。这说明釜山的摩崖石刻不仅继承了仰韶时期的特点,同时又发展到了青铜器时代。这些刻画符号的上限是公元前5000多年,下限是先商时期,大致相当于黄帝“合符”的年代。
釜山已列入文保单位
众所周知,黄帝率众部落沿黄河流域北上,逐水草而居。那么,“釜山合符”的地点应在黄河附近,怎么会出现在河北的徐水县呢?
1975年,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曾在《山海经》中找出了一条黄河故道——“山经河”。“山经河”经流图显示,黄河出孟津小浪底后,沿太行山东麓折向东北,途经今安阳、邯郸,经深州、高阳,在徐水境内的釜山脚下折了一个近乎90度的急转弯,然后掉头东去,再经安新、霸州流至天津以北汇入渤海。由此说明,黄河确曾在徐水釜山脚下经过,黄帝在这里“合符”并不奇怪。
1985—1986年的文物普查工作证实,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几乎遍布了徐水釜山周边,即古黄河故道沿岸。比如,从釜山周边,距今1万年的南庄头遗址,出土了陶片、石器、石料、骨器及大量的动物骨骼;距今8000年前的北福地遗址为史前村落遗址,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等重要遗物……源远流长的众多遗址和史无断代的历史文脉,辉映出釜山周边黄河故道的远古文明。
据悉,目前徐水县政府已经将釜山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已投资500多万元对徐水釜山文化遗址进行了挖掘和保护。(记者 石英杰 通讯员 王新平 皮兆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