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始祖后稷是尧舜时期的农官,封地为邰(今杨凌已发掘出遗址)。周族的中心从邰(今杨凌)迁豳(今彬县)、迁岐(今岐山、扶风),一直在关中地区。周朝建都丰、镐(今西安西南沣河中游),公元前十一世纪灭商统一中国,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诗经》中记载有距今3000多年的后稷,及其后几百年西周时期在农业方面的创造和功绩。
《诗经》时代,关中采集农业仍占很大比重
周祖后稷教民耕作,广种百谷,带领百姓告别了完全靠野物充饥的年代。但在周时,关中地广人稀,南北二山、沟塬坡地、河流湿地,所以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通过采集,人们即可从自然界获取很多食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原料。
《诗经》中记述的野菜有四五十种,从诗篇中可以看出,周时人们食用的蔬菜主要是采集野生的。现代关中人仍在采食荠、荼(苦菜)、蕨、芹、韭等。
《诗经》中记述的果类有桃、李、梨(甘棠、棣)、棘、枣、栗、猕猴桃等20多种,野生在终南山、北山、原隰(潮湿地)。也有人工种植的。
《诗经》中还记述了几种野生纤维植物和染料植物,人们采集制作衣、鞋及捕鸟、鱼的网等。
《诗经》时代,关中农作物种植已相当发达
《诗·豳风·七月》是最著名的农事诗,其按月令较系统地介绍了周族全年农事“工作历”。
“一之日(周历一月,为夏历十一月)于貉,取彼狐狸”、“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冰库)”,明嘉靖《邠州志》载,在今彬县东30里发掘出冰库。近几十年,在宝鸡秦大墓、秦咸阳城、汉城的发掘中,均有冰库。“三之日于(修)耜(犁),四之日举趾(下地)”,“六月食郁(李)及薁(野葡萄),七月亨葵及菽(大豆),八月剥(击打树)枣,十月获稻……七月食瓜(薄皮甜瓜),八月断壶(葫芦),九月叔苴(麻籽)”,“九月筑场圃(打谷场),十月纳禾稼,黍稷重(早熟黍)穋(晚黍),禾麻菽麦”。从诗中看出,周初的农业生产活动计划安排很周密,且种植粮、油、果、菜、麻等多种农作物。几千年后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关中农村的农业生产活动,基本上还是如上面所述的那些自给自足式的简单内容。
周发展农业为秦汉富强奠定了基础。《史记》载,战国后期,秦用商鞅变法,废井田制,“关中为沃野”灌区“收亩皆一钟”(一钟合今100公斤),当时人均种地15亩,“秦富十倍天下”。到汉武帝时,农业政策促进农业更大发展,长安城南“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接),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诗经》时代,人们的服装除用兽皮、蚕丝、野生葛藤之外,还广泛种植麻类以满足穿衣需要,《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麦”、“丘中有麻”,可见麦、麻同时种植。《诗·南山》“艺(种植)麻之如何?衡从其亩(纵横布局)”。而从《诗·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可以沤纻(苧麻)”看出,当时的麻有两个种类。麻经沤制,麻皮易剥并软化,以供纺织用。
《诗经》时代,人们的服装通过印染呈现多种色泽,《小雅·采绿》中的“采绿”、“采蓝”说明人们已经开始运用染料,而染料植物单纯靠采野生的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以,《诗·东门之墠》曰“茹-在阪”,“墠”,整平的地,用来种植茹-,其根可制红色染料。
《诗经》时代,关中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有了一定水平
《诗·大雅·生民》记述后稷在“邰家室”种植庄稼,“有相(观察)有道(方法),藝(艺作务)之荏菽(大豆),荏菽旆旆(茂盛)”,“麻麦幪幪(茂盛),瓜(甜瓜)瓞(幼小瓜)唪唪(果实累累)”,“诞降(选择培育)嘉种,维秬(黑黍)维秠(一壳二粒米),维糜维芑(一种高梁)”。这些说明,后稷在实践中通过野生驯化和从变异植株中选择、培育出许多种类的农作物,而且通过一系列务农技术,使农作物生长茂盛,获得丰收。
周祖后稷创造了许多农业生产技术,也总结了民间的生产经验,然后教给民众,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向全国推广。
《诗·大雅·公刘》记述公刘迁豳时,“相(勘察)其阴阳(南坡北坡),观(查明)其流泉”,“度(测量)其隰原,徹(开垦治理)田为(种)粮,度其夕阳(西坡)”。这些说明了3000多年前,周人就懂得实地测量和规划土地,注意了坡地的朝向,土壤的水分状况,并根据水流方向整治土地便于灌溉。关于规划、治理土地及农田灌溉的内容,在《大雅·皇矣》中可见,周文王在岐山“度其鲜原”、“我泉我池”;《大雅·绵》曰“乃疆(规划)乃理(治理),乃宣(疏河)乃亩”;《小雅·黍苗》说“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土地平整后,保持水土,水流变清。而《大雅·灵台》中有这样的话,“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滮池在今西安西南灵沼村)”。
周迁豳、迁岐以及平常的农业生产,都要开垦荒地。《大雅·灵台》记述“帝(文王)省(视察)其山”,制订了一整套开垦荒地的操作规程:“作之屏之”,“修之平之”,“启之辟之”,“攘之剔之”。
《诗经》时代,人们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方法缺乏(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关中农村仍然还存在这个问题),只好祈求神灵保佑。《小雅·大田》中记载有,求神灵“去其螟(食稻心虫)螣(食叶虫),及其蟊(食稻根虫)贼(食稻茎虫),无害我田稚(嫩苗)”、“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虽是求神灵,但也想到了收集虫叶、虫苗焚烧灭虫。
《豳风·七月》记载“以伐远扬”,指对生长过长的桑枝剪截。另外,《召南·甘棠》曰“蔽芾甘棠(梨),勿剪勿伐…… 勿剪勿拜”,召伯在这株甘棠树下休息过,告诫人们不得剪伐。这些说明,周时,人们已经有了对果树修剪的行为。“拜”,一般注释为“拔”,而关中固有“掰” 字,与“拜”同音,《辞海》释为“折断”或掰瓣。所以“拜”释为“掰”更为确切。
《诗经》时代,牛已经成为农业动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诗经》中,战车用马拉,宫廷官员和贵族乘坐马车,普通官员及货运用牛车,如《小雅·无将大车》《小雅·黍苗》“我车我牛”。《诗经》时代,生产用具已比较先进,《诗·小雅·大田》“以我覃耜”,说明耜(犁)锋利,《周颂·良耜》“畟畟良耜”,畟畟为疾速前进状,据此分析,如果不是牛拉犁,而是人拉犁,耕作不会是疾速的。且《山海经·海内经》说,“(后)稷孙曰叔均,是始做牛耕”。考古发现,殷周之前,铜器已普及,战车部件、武器、农具、日常用具均为铜制。而《大雅·公刘》“取历取锻”,说明周初已有熟铁锻制,也就是说,当时应该有了铁制农具,它比铜制农具更尖锐锋利、更结实。成书于春秋、稍晚于《诗经》的《尚书》之《费誓》记载,周公旦长子封于鲁,征淮夷时“锻乃戈矛,锻乃锋刃”,也进一步证明周初已经有铁器,生产力因之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汉书·食货志》载,“后稷始甽田”,即垅沟种植法,“一亩三甽”、“播种于甽中”;锄地时“隤其土以附苗根”,此即《小雅·甫田》的“或耘或耔(耘,锄地除草;耔,将垅上土刮下一些培附在根茎周围,最后去垅地平)”,此法禾苗不倒,还可以防旱,对于茎干上生根的黍、糜、稷等作物,特别有效。近几十年来,黄土高原仍用垅沟(甽)种植法。
《诗经》诗篇三分之二为歌唱关中3000年前的社会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所以,作为关中人,我们有责任开发《诗经》丰富而古老的农业文化。(文宪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