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是一座大山。这里,我就叶先生回答我的一封信,作些注释,写下个人肤浅的理解。
信是1973年9月12日复我的。海发同志:
本月三日手书诵悉。
前释“打干”以“谋干”,足下说仍然不懂,这个词意义大概相当于“图谋”,而图谋的总在私利的不怎么光明的方面。因此,这个词是带有贬义的。
冒号的用法,大家不一致,这也无可奈何。在引语之前用冒号,这是多数人所同。但是总得有“说”“说道”“问道”“曰”在前头,然后用个冒号,表示以下引号里的就是所说的话。可是现在有人以为凡是引号所包的说话之前必得用冒号,如“他抽了一口烟:‘待我想一想再决定吧。’”依我想,“抽了一口烟”是发话之前的动作,并非提示下面是所说的话,因而“烟”字之后只能用个逗号。还有人学外国的叙述方式的,如“‘我走了’,他笑着说:‘过些日子在北京碰头。’”我以为这里的冒号决不该用,“过些日子在北京碰头”固然是他说的话,在前边的“我走了”难道不也是他说的话吗?
鲁翁之作在对话之前或用冒号,或用逗号,这情形不止鲁翁一人。如果检查各种报刊,会找到很多。到了近期,似乎转成过分多用冒号了。
规定是一件事,大家照用不照用又是一件事。真要做到大家一致,首须作者写稿时候严格,其次则须出版社搞校对的同志严格,这是不太容易的。
对标点符号作规定的,似乎不少,若干谈语法的书也有提及,恕我记忆力衰退,不能列举奉告。因足下提起,信笔写了以上这些话,只是闲谈而已。
时有恒先生我还能记得,承告他的近况,甚慰。晤面时请足下代致怀念问候之意。
我身体尚好,无多毛病,耳稍聋,眼睛尚能每天看书五六小时。承蒙询及,敢言其大略。即请
教安
叶圣陶
九月十二日上午
1973年我在徐州教书,应朋友之邀,为初中教师还有小学办初中班级的语文老师(俗称戴帽班)进修讲课,讲的内容为“叶圣陶及其作品”和“鲁迅及其作品”。叶圣陶的著作我读过一些,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我不仅读过上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删节本,80年代叶先生赠我的新印本,我还读过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出版的初版本。我在南开大学学报发表过一则关于《倪焕之》的札记。叶先生答信中提及的“打干”一词,就是我在《倪焕之》中遇到的,不懂。查《辞海》《辞源》《新华字典》等辞书均不收。无奈之下,我请教叶先生,他的第二次解释让我弄懂了。这是吴语方言中的一个词,不多见的。后来我又在《红楼梦》中也发现用过“打干”的,可见不算僻词。
答信中提及时有恒先生,这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文化人。徐州市人,在徐州市教育局中教科长任上退休。我与他结为忘年交,他家住市内户部山上。他早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北伐革命中立功。他写信给鲁迅先生倾诉苦闷。鲁迅回复他一信,题为《答有恒先生》,收录在鲁迅杂文集《而已集》中。鲁迅此信很重要,可以说是鲁迅思想转折的一个重要标志。时先生也因鲁迅文而出名。时先生的不少文章没有结集出版过。他的旧体诗也做得别有风采。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四川成都,参与中国文艺家抗敌协会活动,编辑《文艺阵地》杂志。同时,他办有一个旧书铺,很有规模,名为“未名书店”。抗战胜利后,他将存书运回徐州,雇了一条大船,险些在长江三峡中遇险翻船。解放后,他一直护着四间屋的旧书,后来存书无偿献给了徐州师范大学。他唯一的愿望是,校方为他编一部《时有恒藏书目录》,但到他病故,目录仍未见到。病中他曾为此抱憾。他两次中风,可能因为贪杯。病中住院,我几次去看过他。
我应时有恒嘱咐,信上代他向叶圣陶问候。在成都时,叶圣陶叶至善父子常去他的未名书店购书,一道参加中国文艺家抗敌协会活动。所以叶先生信上说:“时有恒先生我还能记得。”
后来时有恒游北京,曾经到东四八条胡同访叶圣陶,相谈一个下午,甚欢。
1973年秋时,叶先生身体还是健康的。他虽已赋闲不再赴教育部上班,但仍然较忙。(吴海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