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辞世
享年106岁,曾是“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少帅府内勤,更是抗战时期闻名冀中的吕司令
“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
“我在少年时代,就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家乡人民的压榨与杀害,痛恨日本兵。入学时,老师给我起了个学名‘正言’,我自己改为‘正操’,意思就是操练好了打日本侵略军。”
“青藏铁路下马,关键是资金和冻土攻克不了。铁路建设要讲科学,不要怕别人说‘下马风’……随着国力的增强、冻土科学的发展,我相信青藏铁路一定会再次上马。”
——吕正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吕正操,于2009年10月13日14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这是57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老将军。
吕正操1934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传奇
吕正操: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
提起“西安事变”,很多人并不陌生;说起地雷战、地道战,很多人也都曾在荧屏上见到过,但或许,今天很少有人知道,说起这些故事背后,都不能不提到一位名叫吕正操的开国上将。
他曾是“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少帅府的内勤,更是抗战时期闻名冀中的吕司令。他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和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1903年1月4日,吕正操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另一种说法是吕正操出生于1905年1月4日)
读了4年小学后,不到12岁的吕正操因贫苦失学,当学徒、种地。1922年,17岁的吕正操终于走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第一步:参加了东北军。由于南满铁路正好从山后村旁经过,“我在少年时代,就目睹日本侵略者对家乡人民的压榨与杀害,痛恨日本兵。入学时,老师给我起了个学名‘正言’,我自己改为‘正操’,意思就是操练好了打日本侵略军。”
少帅府内勤 秘入共产党
1923年,作为同乡,经张学良推荐,吕正操考取了东北讲武堂。1925年毕业后,吕正操成了张学良的少校副官、秘书,同泽俱乐部干事,直到“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西安事变”爆发。就在此前不久,吕正操刚被调往张学良公馆,担任内勤工作。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尔后被监禁逾半个世纪之久。
“西安事变时,我的任务就是保卫张公馆和随时掌握情报。不久,周恩来一行到达西安,住在张公馆。25日下午,张学良身着戎装来到我的住处,说他要送蒋介石回南京,3天后就可返回。当时我就判断蒋介石绝不可能放他回来,劝他不要去,但张学良执意要去。张学良还非常讲义气地对我说,要好汉做事好汉当嘛。”
按照与张学良说好的“等你一星期”,吕正操于31日从陕西西安赶回河北徐水团部,掌握军队。随后,吕正操和团里的几个骨干商议,积极扩大团内“东北抗日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并出任总队长。
1937年4月前后,蒋介石对东北军缩编。根据共产党北方局的指示,吕正操所带领的647团服从改编。5月初,他带领一个营到石家庄合编,被改编为691团,仍任团长。5月4日晚上,在一个行军帐篷里,吕正操秘密完成了入党仪式。
冀中吕司令 威震日敌胆
时隔60多年后,吕正操再提及冀中抗日经历时,仍充满激情和自豪:“我最得意的是打日本”。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全面侵华。这时,吕正操接到北方局指示:留在敌后,找地方开展抗日游击战。
10月14日,梅花镇激战之后的691团来到小樵镇。在这里,吕正操所率领的部队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改编为人民自卫军:“从今天起,我团脱离国民党部队,北上抗日打鬼子”。
此后,吕正操率人民自卫军一鼓作气北进,名震冀中。不久,人民自卫军纳入晋察冀军区领导,吕正操被任命为冀中军区司令、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公署主任。
在这里,冀中军民创造性地发明了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方法,开展敌后抗日斗争。在1942年5月1日起日军实施的“五一大扫荡”疯狂反扑中,吕正操带领军民,依靠这些方法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使冈村宁次的“铁壁合围”破产。
1943年8月,冀中军区和晋察冀军区合并,吕正操奉命调任晋绥军区司令。他把冀中平原的经验带到这里。对此,后来的一篇报道曾这样描述:在晋绥军区时,吕正操把“地雷战”普及到了一个出神入化的高度。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哈里逊福尔曼在《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一书中写道:围困日本人的一个常用的方法,便是在据点附近安放成百上千个地雷……日本人虽然迫切需要水,但是却不能出来取水。
冀中吕司令,成了威震敌胆的名字。吕正操后来回忆说,直到自己调到晋绥军区任司令时,还看过日本人的报道说,捉住了冀中军区的吕正操。
主管铁道部 开修青藏线
1949年2月20日,吕正操出任中央军委铁道部副部长;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军委铁道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吕正操仍任副部长。1958年下半年起,部长滕代远病休,“到1965年初我被正式任命为铁道部部长之前,基本上是我以代行部长和代理部长的名义来主持的。”
1958年9月,青藏铁路第一阶段开工,至1960年仅铺通97公里。这期间,吕正操等铁道部领导向毛泽东汇报:目前修进藏铁路,最大的困难是科学解决冻土问题、建设人员高原缺氧问题和经济能力问题。1961年,青藏铁路大规模建设第一次下马。
1977年12月,吕正操出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铁道兵党委第一书记。
此时,青藏铁路再度上马,并计划在10年后修通。1979年9月,青藏铁路铺轨至南山口,但由于“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再无资金继续,加上进藏一段的地质、气候更为复杂,青藏铁路二度下马。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恰好印证了吕正操的预言。
吕正操简历
吕正操,1903年1月4日生(另一种说法是1905年1月4日出生),曾任东北军张学良的少校副官。建国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部长,铁道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档案
再会张学良 已过半世纪
1991年3月,张学良夫妇悄然赴美探亲。在台北机场登机前,张学良向记者表达了想回大陆探亲的意愿。
消息传到北京,邓小平立刻打电话给当时的中央领导,建议开会研究。而研究的结果是,见张学良的最佳人选,非吕正操莫属。
1991年5月23日,吕正操一行5人搭乘中国民航班机,飞向大洋彼岸。
从5月28日到6月1日,吕正操先后在张学良的住所、瑞士银行总经理办公室以及当时驻美大使李道豫的官邸见到了张学良。
在最后一次见面时,就张学良关心的祖国统一问题,吕正操向他解释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政策,张学良则谈了对国民党新老人物的看法。
对于最后这次会面,吕正操在回忆录中记述:“他们说,使馆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到使馆做客,就等于归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张将军迁台以来头一次回大陆。”
不久,吕正操回国复命,张学良也离美回台。
对于张学良欲回大陆之事,中央极为重视,并做了认真准备。
然而,尚未等到回大陆的愿望实现,张学良就于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去世,享年100岁。吕正操赴美探望张学良,也就成了一段美好而有价值的回忆。
花絮
最爱打网球 百岁将军养生有道
1990年9月23日,国际网球联合会主席夏特圣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将国际网联最高荣誉奖章,授予一位八十多岁的中国老人,这就是时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的吕正操。
吕正操打网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那时,他在东北军当兵,沈阳青年会经常组织各种社会问题研究会、科学时事讲演会、读书会、旅游会等活动,吸引了许多东北青年名流加入。张学良作为青年会的董事,在景佑宫院中空地开辟了网球场。吕正操不仅参加青年会的各种活动,坚持学英语,而且常常打网球。即便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也能找到打网球的场地:在村头的打麦场拉上网子,就是很好的网球场地。这是吕正操他们打仗间歇最好的娱乐。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网球场很少,只是在最早的国际俱乐部(北京市委大楼对面)有一块网球场而已。那时会打网球的人也很少,他就请来民主党派领导人余心清和老教练们一起打。为了组建中国网球队,吕正操一直催问贺龙元帅:“什么时候成立国家网球队?建设场馆要钱我们没有,要人要物我们可有办法呢!”后来,他又找到同样爱打网球的北京市的领导万里,共同修建了北京最早的先农坛和体委训练局网球馆,使国家队有了自己的网球训练馆。
前些年,吕正操每周仍打四五场网球,每场一两个小时,运动量颇为惊人。网球运动使他身体健康,头脑清晰。他一直十分关心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当他听到孙甜甜、李婷在雅典奥运会上为中国首次摘取网球女子双打桂冠时,他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立即指示秘书:打电报祝贺她们!
吕正操还喜欢打桥牌,曾和许多桥牌高手较量过,据内行讲,他的桥牌技艺相当有水准。刘沙曾对记者说,“读书、打桥牌、打网球,是他晚年保持体力、脑力元气的三个有力招数。”在他的客厅里,可以看到几十座熠熠发光、各具特色的网球赛、桥牌赛奖杯。
“最喜夕阳无限好,人生难得老来忙。”自1983年离休以后,吕正操始终关注国家大事,除在军队、铁道建设这两个自己最为关心的领域多有建言外,还对教育、经济、科技、新闻等多个领域都作过深入的调研,提出过重要建议。据了解,吕正操在20世纪80年代就热心支持大自然保护事业,他是中国麋鹿基金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本版均据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南方都市报、人物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