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那一天:周恩来四天四夜没合眼(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开国大典那一天:周恩来四天四夜没合眼(图)
2009年09月30日 10:06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1949年10月1日。星期六。  北京。微风。阴间多云转晴。  这一天,一个旧政权在哀叹里覆灭;这一天,一个新中国在欢呼中诞生。迎着东方黎明的曙光,中华民族获得新生。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开国大典那一天

  时间已过去一个甲子,但每每回忆这个日子,还是令人热血沸腾。

  1949年10月1日,农历己丑年八月初十。北京。

  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这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记住并重温历史,其价值与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在于时刻提醒着我们自己从何处而来,在更多细节之处,更为我们的前路,指出方向。

  毋忘来路,不忘其初。

  用自己的帽子把麦克风盖住

  还记得那段著名的录像吗———开国大典时刻,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麦克风前,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而就在毛主席说这句话时,在他左手边相隔很近处,有一个人影在画面上晃了晃。“那个人应该就是我的父亲李强,当年中央特科第四科的科长、新中国广播事业局局长。因为是个侧面,所以恐怕只有我们家的人才能认出来。”今年64岁的李延明告诉记者。

  这一天这一刻的李强,是现场通讯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在这天开国大典开始时,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的意外趣事。

  李强曾经回忆说:“10月1日这天,我一大早就赶到天安门城楼上调试,效果不错。”可是,“下午3点,开国大典正式开始。一开机器,我大吃一惊,扩音器竟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噪音。我们判断是机器与外界的音响发生了共鸣。广播局的一位同志急中生智,急忙摘下头上的帽子扣在了麦克风上,噪音果然没有了。”

  李延明说:“开国大典时长安街上的沿途广播扩音准备工作,都是他带着技术人员做的。那时天安门的扩音器用9个喇叭焊在一起,被叫做‘九头鸟’。那一天,他是一大早就去了天安门的。”

  公元一九四九,从9月30日到10月1日的这天凌晨,无数人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新中国的脉搏已然跳动。

  1日零点,担负着开国大典纠察任务的当时华北大学俄文大队学生们到达天安门广场,作为俄文大队第一中队第一班班长的邹玉光,和同学一起打着红底黄字的大旗。他们的任务是在金水桥一线,检查参加游行的队伍中是否有禁止带入场内的物品。大家从零点起执勤,不是站着就是来回走动,没有休息一分钟,一直到当日深夜。

  凌晨1点,礼炮部队的战士们,一个个已头戴钢盔,腰系武装带,乘卡车载着54门礼炮,浩浩荡荡开向天安门广场。此时,北京清洁队的工人们,为了用土垒好会场的检阅台,已经从30日忙到了这天凌晨2点。

  清晨4点,人民印刷厂的工人准时起了床,开始步行20多里,向着会场赶来;受检阅的华东海军某部,也在这时整装出发,当他们6点赶到会场时,发现许多陆军部队已经到了。至于炮兵部队、装甲部队……则在前一天晚上就到达了指定地点。

  这一天终于到了,多少日子多少年月的奋斗,到了正式开花结果之时,怎能平常以待,怎能入眠?

  晨曦渐亮,共和国的建立者们和天安门广场一起屏息静待,等待一个神圣时刻的到来。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