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当日,三幅大标语横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这些有一个房间那么大、每个笔画上都能躺下一个人还绰绰有余的大字,出自钟灵之手
由于钟灵自小就练习写字。楷体、宋体、篆书,他都练过,并且写得相当不错。他当年参加革命来到延安时,还是一个年仅17岁的小伙子。最初他被分配到电话班,当电话员。可他一有空就写字,搞宣传。他把字变成了武器,是仗打到哪里,他的标语字就写到哪里。也正因如此,他那漂亮的字体,传遍了整个延安。当部队从延安开到北京城时,他又把字刷到了北京。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时,怀仁堂前的院子大门、二门、垂花门都是他布置的。
这次钟灵受领任务后,拿出了看家本领,他丈量了天安门的尺寸,每个字都有一间房子大(字高2米,宽2.2米)。虽然这时解放区已经流行简化字,但为照顾大多数人的习惯,经研究继续用繁体字。
两条标语的字数不一样,左边的标语比右边的标语多一个字,在实际测量中,钟灵发现天安门的九间门楼很有讲究。它们并不是一样宽窄,但是人们视觉中左右四间都是对称的,这是明代的设计者巧妙利用了视觉的错觉原理,门楼的中间部分最大,四六间稍窄,三七、二八、一九依次递减。钟灵在对标语的设计上,也采用了视觉的错觉原理,将“政府”二字紧了一些,但人们不易看出两字与其他字的不同。
天安门城楼重檐中间,本是悬挂国徽的,但因开国时,国徽还没有确定,于是暂挂一幅横标语,上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这横幅上的字也是钟灵的手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