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度阐释《实话实说》“倒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不必过度阐释《实话实说》“倒掉”
2009年09月24日 13:36 来源:新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必过度阐释《实话实说》的“倒掉”

  因收视率不理想,央视的《实话实说》等老牌栏目即将退出荧屏了!从综合频道(一套)到新闻频道,又从新闻频道回归综合频道,原以为《实话实说》会获得涅槃的机会,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淘汰”的命运(见本报今日15版报道)。

  回想1996年的春天,《实话实说》横空出世,那真像是春风拂面,让全国观众耳目一新。在崔永元的主持下,《实话实说》很快就成了央视的王牌栏目。可以说《实话实说》成就了崔永元,也带出了一批话题性的节目。然而,这样一档曾给观众留下无数欢乐和启迪的节目突然就要从世人的视线中消失,这不能不令人唏嘘。作为一名曾经两次受邀担任《实话实说》主嘉宾的新闻评论员,对这档话题评论性节目的“倒掉”,笔者可能比大多数观众还有着更多的不舍。

  有人说,《实话实说》死于万恶的收视率。这种解释太有讽刺意味了,因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就是出自崔永元之口。单纯追求收视率肯定不值得提倡,但谁都不能不承认收视率是电视传播的“第一指标”,因为没有人收看,一切都无从谈起。收视率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收视率是万万不能的。电视节目因收视率不理想而被拿下,顺理成章。

  有人说,《实话实说》死于难说实话。应该承认,在现在的舆论环境中,确实有很多“敏感地带”甚至有不能涉及的“禁区 ”。这直接造成话题性节目在选题的时候“战战兢兢”,在讨论的过程中“吞吞吐吐”,甚至让一些“实话”在最后的剪辑和制作过程中消失。但也应该承认,这种情况并不是很多,大多数的社会现象或热点话题还是可以畅所欲言的。再者,环境面前,人人平等——你不能完全“实话实说”,别人也是“戴着镣铐跳舞”,其他同类节目还在继续办,《实话实说》为什么就办不下去了呢?

  有人说,《实话实说》死于更换主持人。的确,自从2002年崔永元退出、和晶接手之后,《实话实说》的关注度就开始下降,但崔永远不退出就一直能办下去吗?我看未必。崔永元的“冷幽默”固然可爱,和晶的“亲和力”也有魅力。在崔永元激流勇退之后,方宏进客串过;在和晶生育期间,阿忆也客串过;但《实话实说》的麦克风最终还是回到了和晶的手中。我始终认为,曾经获得过“金话筒”奖和 “全国十佳主持人”称号的和晶也是一名很优秀的主持人。人们应该注意到,崔永远退出《实话实说》后新创的《电影传奇》也在此次停播的名单之中,《小崔说事》也一直不温不火,而和晶却在《实话实说》支撑了7年之久,这比崔永元主持《实话实说》的时间还要长。

  说到时间,我突然有豁然开朗之感。从1996年春天到现在,已经13年有余。试看央视现存的节目,再看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电视台,有几个节目能坚持13年以上?的确,除了《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等特殊节目之外,13岁的电视节目确实算是寿命超长了。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天性,自然界也有“新陈代谢”的规律,为了应对观众的“视觉疲劳”,电视节目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在我看来,《实话实说》的“倒掉”固然也有难说实话和更换主持等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自然衰老而“寿终正寝”——《实话实说》如此,同在此次停播名单中的《正大综艺》和《大风车》等也是如此。对这些老牌节目之死,都不应做过度的阐释。(盛大林)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