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中外合作拍摄
政协会议开幕以后,苏联派出的电影团即摄制组抵达北京。这个摄制组阵容强大,由苏联高尔基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格拉西莫夫和莫斯科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导瓦尔拉莫夫领衔,成员包括摄影、制片、录音、照明共30多人。经双方商定,决定合作拍摄两部大型彩色纪录片:一部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侧重从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角度来反映;另一部是《解放了的中国》,侧重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反映。
影片为了体现中共中央的集体领导,经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安排,在中南海拍摄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最高层领导在一起开会的镜头。摄制组还派出摄影师分头到全国各地拍摄,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给予配合、支持。解放了的中国,到处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开国大典是两部影片的高潮。10月1日这天,天安门东华表前专门为摄影师搭设了高脚台,天安门城楼上面特准苏联摄影师自由拍摄。中方摄影师徐肖冰、吴本立也陪同苏联导演和摄影师在城楼上选择角度进行拍摄。当时使用的电影胶片都是由苏方提供的彩色胶片,采用同期声录音。几位苏联朋友很卖力气,直到群众游行结束,那绚烂的灯火消逝在狂欢的队伍中,摄影师们才收拾机器,驱车返回位于东华门大街的翠明庄驻地。
为了拍好《中国人民的胜利》,中央责成军委作战部李涛部长专门向摄制组作了几次报告。由于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南京国民党政府已经逃亡,许多重大的历史场面只好组织补拍。好在战争环境还没有远去,人民还处在革命胜利的亢奋之中,所以组织补拍起来还比较逼真,上下也都很重视。
按照拍摄计划,这部影片先由辽沈战役东北解放拍起。大兵团作战需要步兵、炮兵、装甲兵几个师的部队配合。毛泽东给在武汉的林彪写了亲笔信,由吴本立和苏联专家携信前往。林彪本来考虑由“四野”刘亚楼参谋长挂帅协助拍摄,但因中央正要刘亚楼筹建空军,抽不出身来,就具体交给“四野”后勤部政委陈沂和参谋处长苏静负全责。在东北拍完了攻克锦州、塔山阻击、解放沈阳,然后就是攻打天津,和平解放北平。
在华北军区和北京市委的共同组织下,补拍了盛大的部队“入城式”和“朝阳门换岗”行动:成千上万的北平市民欢迎解放军开进北平;傅作义军队把岗位让给人民解放军,战士们以标准的姿态亮开刺刀站在哨位上……在扬子江面,在金陵城头,由第三野战军部队配合,补拍了千帆竞发、突破长江天险和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的壮观场面……
由彭德怀率领的第一野战军和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二野战军正在向西北、西南进军,采取大迂回、大包围和穷追猛打的方针,追歼敌人。影片收入了大量真实的历史镜头……
以上拍摄的大量历史镜头,都成了中国人民革命历史上的“经典”资料,载入了辉煌的史册。
《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是苏联与中方首次合作拍摄的彩色影片。两部片子后期制作完成后,中央电影局请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审看样片。电影映完后,全场灯亮,毛泽东十分高兴,他站起来大声说:“很好!通过!”顷刻,全体起立热烈鼓掌。
《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两部大型彩色纪录影片于1950年双双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一等奖。
第一面八一军旗亮相
开国大典——“分列式检阅开始!”
一面火红的八一军旗在掌旗手和四名护旗兵的掌护下,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雄壮节奏,引导受阅方队由东向西阔步而来。
这是八一军旗在国庆大典上第一次向人民亮相。
我军最早的军旗是秋收起义打出的缀有镰刀斧头和五角星图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旗帜。1949年初,正在西柏坡指挥全国战场作战的毛泽东主席预见到全国胜利即将到来的新形势,指示军委总部提出制作军旗、军徽的方案,由周恩来副主席主持这一工作。具体工作由军委作战部一局承办。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听取了关于军旗图案设计的汇报,并提请到会人员审查。毛泽东指出:军旗上要有八一两个字,表示南昌起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历史日子。旗上要有五角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周恩来强调,军旗要以革命的颜色——红色为主体,星和字用黄色。周恩来还细致地交代,旗杆要有红黄两色旋纹,顶部要装上一个红缨枪的矛头,饰着红穗,象征人民军队发展的由来。3月13日,二中全会通过相应的决议,毛泽东亲笔草拟了《二中全会关于军旗的决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地,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
10天后,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迁往北平。作战部一局根据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对军旗规格尺寸、制作规范拟定了详细的规定。周恩来指示作战部李涛部长先制作出一幅标准的样旗,然后组织部队举行一次授旗仪式,拍摄成纪录影片。
6月15日,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颁布军旗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地,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经过长期奋斗,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全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