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民族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在这个高度上去思考中国电影
解放周末:您说的“坚持一下”之后的恢复,现在是不是已经出现了?
韩三平:可以说露出曙光了,而且当初没有想到会这么快,这么好。
解放周末: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社会资本对许多行业的投资减缓或者暂停,但中国电影产业却实现了逆风飞扬。
韩三平:这一点让我们很骄傲。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非但不减,而且超过了原来。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43亿元,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其中国产电影的贡献率超过了60%,已经连续6年超过进口影片。今年1月份的增长率达到了29%,元旦、春节贺岁档期,国内票房总额突破了10亿元,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票房增长了35%,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亮点。
解放周末:这和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电影业有些相似,它曾经成就了好莱坞电影。
韩三平:现在看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电影业来说,也是一次机遇。人们是有一种梦幻心态的,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就希望能在电影院度过的两个小时里暂时摆脱困境,感受一种梦幻的实现或者得到情绪的宣泄,而且这种消费成本也比较低。根据我个人的判断,今年中国电影产业增长率将不低于35%,国内电影市场票房总额将突破55亿元。未来几年也会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而且我们还看到一个很好的势头,近6年来,美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总体比例下滑,单片票房也在下滑,近3年来,美国大片在中国票房很难过亿,但我们国产电影票房过亿的越来越多,2008年就达到了8部。这两年,我们不仅是观众人次在以接近30%的速度逐年递增,更重要的是,增长主要是在国产电影方面。
解放周末:也就是说,我国已经在逐步摆脱“经济大发展,电影不发展”的怪圈。
韩三平:是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电影没有和中国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相匹配。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一个优秀的民族,如果只会搞工业,不会搞文化,那不是笑话吗?两千多年来的诸子百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等等,何等辉煌,文化底蕴之厚重,在世界各国中是罕见的。
所以,对于电影是什么这一点,我一直认为,不要单单把它看成一种娱乐形式或者艺术形式,它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民族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
解放周末:通过电影这种手段,可以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韩三平:传播文化最快捷、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恐怕就是电影。靠小说、诗歌、音乐、话剧,都可能只是较小范围的传播。把我们那么悠久、丰厚的民族文化拿出去,光一部电影《西游记》,老外们就叹为观止。
解放周末:这种文化传播,就是传播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身份,一个民族的文化力量是最能产生深远而持久影响力的。
韩三平:对!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知道,丧失了自身民族地位的电影产业是很可怜的。二战以后,德国、英国、法国、前苏联的电影都非常发达,但现在的状况都不容乐观,他们那儿的人民基本上都在看美国电影了。本土电影被挤压,民族产业撑不住,肯定是一个产业的悲剧,也一定是一个民族的悲剧,我们一定要在这个高度上去思考中国电影。
最重要的坚持,就是要走一条产业化的道路
解放周末:您经历了中国电影最悲凉的时刻,又带领着许多中国电影人一同走出了低谷,您觉得中国电影要走好未来的路,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最值得坚持的是什么?
韩三平:中国电影的改革和中国这30年来其他领域的改革,有异曲同工、一脉相承的地方。你说要坚持什么,我觉得很明确,最重要的坚持,就是要走一条产业化的道路。生产产品,拿到市场上去流通、销售,被消费者购买,收回投资,这个全过程叫产业过程,缺了任何一环都不叫产业过程,回收高于投入就是优质产品、优质企业。
解放周末:而中国电影行业曾经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之下。
韩三平: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中国电影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完全遵循商业运作规律,就是要靠这两条。
解放周末:市场经济的规律。
韩三平:为什么拍电影?拍电影肯定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电影的基础又是什么?是观众人次和票房。因为产业的基础就是流通和销售。一张成功的报纸要靠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掏钱订阅,如果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不喜欢看你的报纸,你还谈得上办报成功吗?同样,电影必须要有观众人次,广大观众不爱看你的电影,你还孤独又固执地说自己拍的电影如何如何成功,这有点强词夺理。拍电影,就要拿到票房回收,才可能把电影继续拍下去,拍得越来越好。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就在市场。
解放周末:接受市场的检验。
韩三平:对,这当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按市场规律办,第二个是按商业规律办。这不光牵涉到你拍什么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不能主观上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某种程度上说,就应该是广大观众喜欢看什么,你就拍什么,或者说,市场需要什么你就生产什么。
解放周末:有人会说,一味迎合观众喜好,就不叫艺术了。
韩三平: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电影不迎合观众迎合什么?我们不能低估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广大观众不喜欢的,只有少数人喜欢的,这种孤芳自赏才是艺术吗?这叫脱离大众!这叫“沙龙”观念!我们现在就是要把电影从简单的宣传品或者个人趣味中解放出来!
解放周末:要从个人趣味转换到“电影产业”上来?
韩三平:是的。这种转换对一些偏执理解艺术的导演来说,确实不容易,但这是电影发展的必然规律。
还有一条就是按商业规律办。商业规律是什么?最简单的一条,谁出资拍片,这个片子就听他指挥。这些年来不断讨论以导演为中心,还是以编剧为中心,其实在我看来这用不着讨论,谁的风险大谁就是这个片子的中心。这是简单通行的游戏规则,大家都应该遵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