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第二任国家主席的人选,毛泽东没推荐提名,只是说“让别人干”。朱德看了中央书记处送来的第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家领导人候选人名单后,明白了中央的意图。1958年12月29日,朱德提笔给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要“小平同志转书记处同志们:我提议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党的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无顾虑。”以后在一系列公开和私下场合,他还多次说过自己比毛泽东年长七岁,由他接替毛泽东任国家主席不符合情理,更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并再三坚持举荐刘少奇。中共中央接受了朱德的提议。于是,中央全会一致同意刘少奇为中共中央向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国家主席候选人,而朱德为委员长候选人。
1959年4月5日,邓小平在八届七中全会上代表政治局作了关于国家机构人事配备方案的报告。对于决定提名刘少奇为国家主席候选人,他作了这样的说明:“国家主席有好几位同志可作,如朱德同志,如党内几位老同志,都可以作,但是大家考虑的结果,以刘少奇同志担任这个职务,比较更为适当些。国家主席不单是一个很高的荣誉职务,而是有一些相当具体麻烦的事要做。例如出国、会谈、接待等等。所以,以刘少奇同志的能力和资望,以他现在在党内所负的责任,出面兼任国家主席职务,是比较好的。”
邓小平在会上特别讲到朱德的功绩。他说,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在日本侵略军向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局十分危急的时刻,朱德率领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到1940年为止,八路军、新四军由4万人发展到50万人,敌后解放区战场逐渐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940年5月,朱德由前方回到延安,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各解放区战场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朱德亲自筹划和指导进行石家庄战役,首开攻克敌人坚固设防城市的先例,并向全军推广了石家庄攻坚战的经验。在战略决战阶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他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4月,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历任党、国家和军队的主要领导职务,1955年荣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毛泽东在紧接着召开的第十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朱德同志是很有威望的,少奇同志也是很有威望的,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那个?因为我们共产党内主持工作的,我算一个,但我是不管日常事务的,有时候管一点,有时候不管。经常管的是谁呢?是少奇同志。我一离开北京,都是他代理我的工作,从延安开始就是如此,现在到北京又已经l0年了。以他担任国家主席比较适合,同时朱德同志极力推荐少奇同志。”毛泽东还特别提到了“我们的朱老总”,一再赞扬他“肚量大如海”,号召党内外人士都要向朱德学习。
1959年4月27日,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上,刘少奇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顾 苏
(《世纪风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