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夜里挥毫写作,冻得连笔都拿不住时,这位老人为他送来了一篓木炭。“外婆把炭盆生着,放到外公脚旁,又把唯一的御寒装备灰毛毯披在外公身上。外公写累了,又冻得睡不着,就干脆和外婆说起话来,奇寒的冬夜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新婚的贺子珍与毛泽东在井冈山度过了柔情似水的蜜月期。然而由于革命事业,他们却鲜有在八角楼前、茅坪河边一同散步聊天的机会。
耳鬓厮磨的神仙眷侣时光并不长久,1937年底,贺子珍丢下才几个月大的李敏选择出走。此时的贺子珍27岁,身上九处中弹,并怀有第六个孩子。贺子珍这一去便是数十年。当她再度听到毛泽东声音的时候,已经是1954年。
那一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毛泽东在开幕式上的讲话,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放。“外婆已经17年未听到外公的声音了,她开着收音机,一夜未眠,直到收音机烧坏,她也再一次病倒。”其时贺子珍已经从苏联回国7年之久。
得知贺子珍病倒的消息后,60岁的毛泽东第一次在李敏面前落下了眼泪。他提笔写了一封信,让女儿转送。在这封信的作用下,贺子珍在医院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而女儿李敏,则成了父母之间的信使。听闻贺子珍的收音机烧坏了,毛泽东特意给她买了当时最好的熊猫牌收音机,同时附上了1000元钱。
-对话 回到原点,把他“人化”
记:听说您在美国的时候才开始系统地了解外公,您读到您妈妈跟您外婆在苏联那一段的时候,好几个晚上睡不着,为什么?
孔东梅:我外婆这一生,非常坎坷,和我外公结婚十年,怀过十个孩子,生孩子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多大的事情啊!那个时候在革命、在长征,那样的状态下怀十个孩子,生了六个孩子,长征路上还生了一个孩子。包括解放以后也非常坎坷,没有跟外公走完一生……我妈妈也是,三岁就被送到苏联,在那里也是非常艰苦。刚开始去的时候根本无法适应,我外婆曾经跟我外公说,在苏联的日子比长征还要苦。要去伐木,人要昼夜不停地织毛衣、毛袜子给前线的战士,每一天都在为一片面包而拼死拼活,非常非常艰苦。屋子里没有暖气,杯子里的水都是结冰的,我外婆那时候还带三个孩子。
记:这些是您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看到了解的?
孔东梅:因为妈妈后来写了书,整理得比较系统。我们家的人,都是公家人,没有什么私心,母女之间很少有交流。当时怎么想,包括外婆都不跟我们交流。只有通过别人写,才知道一点当时的艰苦。也不知道妈妈外婆内心真正的状态是什么。慢慢的一点一点,我留心去了解之后才知道。
记:您之后了解到的外公跟您之前想象的,或者说比较零散的印象有什么差别?
孔东梅:过去因为我太小,没有接触过那个时代,对外公的感觉就是通过妈妈讲啊,还有读他的书啊,包括别人对他的回忆。大家都说他是个伟人,这毫无疑问。可是我从看外公给外婆写的信等等渠道,渐渐了解到,他也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个丈夫,他也有很多难处,他其实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情感丰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