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答记者问》首发当日即加印(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朱镕基答记者问》首发当日即加印(图)
2009年09月03日 06:28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这是9月1日拍摄的《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记者 张传奇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昨天,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正式在全国公开发行。同一天,首次印刷25万册的该书再次加印。西单图书大厦反馈的信息表明该书销售良好,有读者一次性购买了150册。人民出版社总编室主任陈鹏鸣说,“我们的目标发行量是100万册。”

  30位编辑加班完成

  《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前后编辑过程将近两年,该书编辑组进行了前期音像资料、文字记录整理工作。该书编辑组的组成人员包括朱镕基办公室的部分工作人员和人民出版社的部分编辑。今年5月份,该书的文字材料交至人民出版社,近30位编辑加班完成了该书最后的编辑工作。

  陈鹏鸣说,“该书是重大选题,涉及国家领导人,政治性很强,我们是举全社之力操作。”

  该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朱镕基担任总理5年间,每年“两会”期间记者招待会的答记者问;在境外访问的演讲和问答;外国记者对朱镕基的采访;香港记者境外的采访。书中大部分内容在国内还是首次公开发表。

  出版社多位编辑都说,朱镕基和记者的对话非常机智幽默,拿到书稿之后,大家都是一口气读完,再回过头慢慢编辑。

  “两会期间的答记者问是朱镕基的‘金字招牌’,再加上他本人的声望和人格魅力,我们相信这本书会非常吸引读者。”陈鹏鸣说。

  考虑到此书的热销,人民出版社已与北京市打击盗版的相关执法单位进行协调,这些执法单位保证全力打击此书的盗版活动。

  朱镕基要求装帧“贴近群众”

  “这本书的风格正代表了朱镕基的风格:低调、务实、认真。”人民出版社编辑陈亚明说。

  出版社主要负责该书文字处理和图片选编工作,编辑们在反复讨论后,定下了一个处理文字原则:既要保持讲话的口语化,能够重现当时场景,又要朴实大方庄重。编辑们所有的修改建议和疑问,都以“提问题”的方式与该书编辑组商量协调。问题非常琐碎,但是编辑组对每一个问题都非常认真回复。

  陈亚明说,进入图书的装帧过程后,编辑组转达了朱镕基的意见,书籍排版装帧要“贴近群众”,“不要铺张、不要豪华”。

  出版社按照这一原则,前后设计了几十个方案,最终选择了一个既庄重又区别于“文件体”的排版方案。正文中照片双色印刷,呈现棕色。

  “朱镕基转达我们,他对这本书非常满意。”陈鹏鸣说。

  朱镕基对记者表达敬意

  陈亚明说,在出版社拿出最后的封面设计样后,朱镕基提出封面上他的名字太过醒目,他转告编辑“朱镕基答记者问的主角应该是记者,而非朱镕基。”并要求把他的名字改得小于旁边“记者”两个字。最终在砖红色的封面上,“答记者问”四个大字旁,“朱镕基”三个暗金字并不醒目。

  该书编辑组还专门提出要将一张记者们工作的照片收入书中,而且要占一整页。陈亚明认为这张照片与该书主题关系不密切,不应收入。但编辑组强调,“答记者问”不能缺少记者的照片。最后这张照片出现在第61页,并被印刷在第二页的环衬上。

  “朱镕基同志以他自己的方式对记者们表达着敬意。”陈亚明说。

  记者 孔璞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