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整容”后可有利益裹胁?
汉字“整容”迎来民意“审判日”。截至8月31日,《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全部结束。44个汉字的“整容”问题受到各方关注,记者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获悉,该司将把接收到的意见汇总后上报国务院,最终由国务院决定究竟改不改和怎样改。同时还透露,鉴于目前外界反对的声音比较多,最后也可能不会改。(见今日本报A35版)
在昨日另一篇报道中,民意调查与官方调查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教育部曾发布消息称“67%民众意见支持汉字调整”。而在两家门户网站进行的在线调查中,反对的网友超过了八成到九成。围绕汉字“整容”引发的广泛争议,令人不由得产生疑虑:为什么有关部门执意要将44个汉字“整容”?综观之前各方声音,都纠结于汉字“整容”的技术层面探讨,而我以为要害并非在此——如果44个汉字改变字形,涉及的范围太过广泛。一些人士更是担心,因改字引发的成本花费,可能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这笔成本究竟由谁来承担?这恐怕才说到了点子上。
汉字“整容”背后是一条漫长的产业链——正如报道所指出,相应的字典、辞典、课本都要重新印刷;使用这些字的招牌、店铺也得改变;与这些字相关的地名、人名也得重新修改……于是以改革为名的汉字“整容”,其实隐含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如果我们大胆假设对于汉字“整容”,有关教育部门为“维护权威性”,要求由指定专业机构操作,那么价值数十亿甚至更为巨大的全民开支就将笑纳其中。
任何改革都需要制度设计、实际操作的成本投入,尤其是类似汉字“整容”等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整体性改革,短期内高强度的政府投入、民众买单,以及长期的相应费用支付,很难洗刷力挺汉字“整容”者的利益关联之嫌。
于是,汉字“整容”恐非某个行政部门简单的自娱自乐,社会各界更应警惕其中的利益裹胁。汉字原本是文化遗产,却在无形中因为话语权资源被单方面掌控,成为可能转化为商业用途的交易筹码。所以,也许是我们太过天真,将汉字“整容”看做一场文字游戏,却忽视了其中的权利损害、利益暗流。也许是我们太过沉重,受制于以往某些民生改革中反成负累者的前车之鉴,将汉字“整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计算过于仔细。但无论如何,规避了民意主导的改革必然跛足,其中的各种制度性风险因缺乏公开透明的论证程序、权力制衡的场外监督而不断放大,最终导致哪怕本意为善的制度设计走向反面。
□毕舸
(转载此文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