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专家认为没有必要把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对立起来——
七夕节和情人节可以“和平共处”
8月26日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七夕节。有人称这个节日为“中国情人节”“中国爱情节”,并呼吁要用七夕节来抵御西方情人节的“入侵”。对此,民俗专家表示,这两个节日不应“水火不容”,完全可以“和平共处”。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牛郎织女的故事美丽、圣洁、浪漫、迷人,爱情观忠贞不渝,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传统,但想用它来抵御外来的情人节并非易事。
冯骥才解释说:“中国人与牛郎织女传说的联系中断久矣,它很难被当代中国的年青一代接受与认同。何况,支持情人节的是市场,而且是全球化的市场。在商品经济时代,商家一折腾,节日氛围就有了,节日自然就流行起来。”
“有人担心洋节会冲淡我们的传统节日,但我觉得这种冲击不是什么坏事。”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说,“如今,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正与日俱增。在世界各地,除了海外华人外,就连许多外国人不是也和我们一起过春节吗?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给我们的感觉不一样,从这些节日中得到的东西也不同,就像春节永远不会代替圣诞节,七夕节永远不会取代情人节一样。”
在采访中,一些专家表示,中国传统节日有它鲜明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而洋节也有其独特的魅力,不论是过传统节日还是洋节,既满足了人们心灵上的愉悦,也刺激了消费,对拉动内需可谓好处多多。因此,在节日形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没有必要人为地把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对立起来,完全可以并存共赢。
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也表示,用七夕节抵御情人节其实是对自己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七夕节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来抵御西方情人节,这两个节日完全可以“和平共处”。
冯骥才表示,我们不应该拒绝洋节,那些外来的节日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然而,我们更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一道壁垒。面对全球化的浪潮,面对洋节的“入侵”,要教育国民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光大民族的传统文化。据新华社电 □周润健蔡玉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