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华国锋秘书联系多次
“去年华国锋去世,没有留下一篇回忆录,很可惜。”
强大的人脉在采访彭加木事件时也派上了用场。叶永烈回忆,“1980年6月17日,上海科学家彭加木在新疆戈壁沙漠深处的库木都克失踪,我当时离开上海,踏上飞往新疆乌鲁木齐的飞机,准备换乘直升飞机飞抵茫茫黄沙之中的库木都克,加入搜索彭加木的行列,但被拦了下来,因为当时那里是我国的核基地。于是我打电话给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的秘书,才进到那个地方。我进去后,采访了大量的人,获得第一手资料,写出了《彭加木传奇》一书。但那本书在20多年后才得以出版。”
而采访陈云夫人于若木,则是叶永烈直接联系的。极少让记者进中南海家中采访的于若木,第一次向叶永烈讲述了她早年与陈云相识的经过,还谈了她的家世,并向叶永烈出示了陈云写给于若木哥哥的信件。这封信是1939年从延安到西安辗转寄出的,收信人是英国伦敦的于若木的大哥于道泉。信的原件是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成在北京的集邮市场发现的,内容是陈云向于家“家长”的自我介绍,“写得很有趣”,叶永烈在采访过程中得到了这封信的复印件,并在《陈云传》中首次公之于众。
叶永烈表示,在纪实文学写作中,不仅资料要有据可查,而且要有自己清醒的辨认:“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把握,要有清醒的脑子。我的‘红色三部曲’150多万字,在大陆、香港、台湾同时出版。这部作品系列是作为国庆献礼的,大家都喜欢看,说明纪实文学写作要非常客观。”
“我是理工科出身,做事讲究扎扎实实。我没有采访到华国锋本人,但是跟他的秘书联系过好多次;华国锋顾虑重重,一直不愿意说,他的秘书转告我说,必须得到中共办公厅的批示,这就很不容易得到了。去年华国锋去世,没有留下一篇回忆录,虽然有他自己的考虑,但是很可惜。也许我做的努力不够吧。”讲到这里,叶永烈的声音里满是遗憾。
在美国手抄《蒋介石日记》
“日记里面写到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对毛泽东称呼的变化,很有趣。”
“原来的‘红色三部曲’里,只给毛主席的话作了注解,至于蒋介石嘛,当时我想注不注无所谓。”叶永烈表示,他这次改写“红色三部曲”,不仅加上了有关蒋介石的注解,而且增加了很多内容,资料来源一是存放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蒋介石日记》,一是北京协和医院的蒋介石1935年的病历。
《蒋介石日记》的资料得来不易。“那里不许复印,也不许拍照,我就早上去抄,中午吃点干粮——那里也没有吃饭的场所嘛,下午继续抄。这个日记很难得,里面写到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对毛泽东称呼的变化,很有趣。他白天跟毛见面,回来写日记又骂毛,以前是称他为‘毛匪’,后来称‘朱毛’、‘毛共’,再后来就写‘毛泽东’,最后又骂‘毛匪’,可以看出他对毛泽东态度的变化。”
而蒋介石在北京协和医院“看病”一事,是叶永烈通过查找存放在医院的病历得到的资料:“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过后,以为胜利在握,就在红军长征前夕带着宋美龄飞到北平休息,住在北平的协和医院。病例上记录有今天检查什么,明天检查什么,我跟《蒋介石日记》里面记录的内容对照,果然印证了他这段时间在北平‘看病’一事,这个细节是第一次挖掘出来——红军长征前,蒋在干什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