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选秀没成就多少明星梦却捧红不少评委
评委喧宾夺主 异化还是必然
“大胆秀自己,谁说不可以。”这句原本用来鼓励选手的口号,如今更像是选秀评委们的宣言。“毒舌评委”、“激情评委”、“离席评委”……自从2005年以来,席卷全国的歌唱选秀节目没有成就多少凡人的明星梦,却捧红了一个又一个原本正在或已经远离一线的评委。尤其是今年,一边是此类节目江河日下,一边是评委席上爆出的新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人们因此质疑评委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而就在这样的质疑声中,评委已成选秀舞台上当仁不让的主角。
选秀成为评委个人秀
评委喧宾夺主、抢夺眼球并非始于今年。柯以敏和杨二车娜姆先后借助“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横空出世,为后来者提供了榜样。到了今年,选秀活动渐成鸡肋,评委席却愈发的热闹非凡。电视选秀正变身为评委的个人秀——
在“快乐男声”中被杨二车娜姆遮蔽了光芒的包小柏,此番因为和争议选手曾轶可的PK而制造了“快女”开赛以来的最大话题:在第二场20强突围赛中,他不满于曾轶可的晋级,当场放话“她留我走”并离开了直播现场;时隔一个月,他食言回到了“快女”评委席上,却又在一周之后宣布再度退出。
随后,接替包小柏出任评委的黑楠甫一亮相就掀起一阵风波:他用疑似模仿包小柏的句式声援在这一场里被淘汰的曾轶可,以一句“你走我不留”使自己在沉寂两年之后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
同样成为明星评委的还有高晓松。自从担任“快女”评委以来,身为音乐人的高晓松毫不掩饰自己对“跑调王”曾轶可的偏爱,称曾轶可已达到很多创作者一直在追求的巧妙境界,不仅大张旗鼓地“挺她到底”,更在曾轶可被淘汰后当场表示要为她制作唱片,其决绝的态度令一些业内人士都大呼看不懂。
除了评委席之外,一些评审团成员也渐渐走到了台前。在“快乐女声”七进六的比赛后,传出专业评审团成员、ELLE杂志主编晓雪因为在点评选手时出言不逊引发现场观众不满导致节目临时插播广告的消息。虽然事后当事人出面辟谣,但不管真相如何,“快乐女声”再一次依靠评委有了新的话题却是不争的事实。
主办方与评委的共谋
选秀成为评委的个人秀,让不少人对于评委的公正立场产生了质疑,殊不知,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电视选秀节目已经演变成一出出没有“剧透”的年度大剧。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由于唱片业和流行音乐的不景气,导致近年来选秀活动虽然席卷电视荧屏,但真正造就的明星极少。主办选秀活动的电视媒体越来越难以直接从选秀胜出者身上获得回报,活动的重点也就从打造选手转为通过比赛过程来创造收视率,吸引赞助和广告,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选手的演艺早就不再重要;如何让“剧情”冲突不断、高潮迭起才是关键。
既然如此,评委们又何必太认真呢。说到底,评委其实也是艺人,而且不少已经淡出大众视线多年。借助将自己改装成“剧情”的一部分,他们不仅再度获得了频繁的曝光机会,其中一些人更成为评委专业户,身价也是水涨船高。有媒体报道,柯以敏在担任“超女”评委后,其商演价格从之前的6万元升至10万元;包小柏更是身跨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多个选秀节目,仅一个月的评委收入就超过40万元,而最近他又出现在了浙江卫视的节目现场;此外,巫启贤等人在“快女”的出场费也达到了两三万元。难怪国家级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金兆钧此前在上海回答记者提出的为什么金钟奖不邀请一些更加当红的评委时表示,高昂的出场费是原因之一。于是,选秀节目成为主办方与评委之间的共谋。所谓流水的选手、铁打的评委,选手不一定能当冠军,当了冠军也未必能走红,评委和主办方才是最后的赢家。
谁的游戏谁的梦
如此看来,一切似乎又顺理成章起来:电视台赢取收视率,评委获得曝光机会,而观众则得到了看戏的乐趣,大家各取所需。但是且慢——那些原本应该是主角的选手呢?他们全情投入,认认真真地唱歌,毕恭毕敬地等待着来自评委席上的指点,虽然不奢望能够走到最后,但也期待每一步都能离梦想更近一些。而选秀,既然使用了歌唱比赛的名义,那么尊重音乐、尊重选手的音乐梦想,是不是评委和节目最起码的底线?从不少评委的表现来看,底线已经被突破。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那些从选秀中走出来的“民星”们正在离自己的音乐梦想越来越远——或是身陷解约纠纷,或是只能混迹于山寨剧甚至山寨剧的山寨剧。究其原因,电视台对收视率的追逐难逃其咎。目前国内的公共电视频道实行的是商业化运作模式,以广告费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而广告费又直接取决于收视率的高低。只要这个大前提不改变,在利益面前,电视选秀节目的底线也许就会不断被突破。
选秀,原来只是一场游戏。这场游戏的关键词有“利益”,有“经济”,唯独没有“梦想”——草根的、音乐的、选手的梦想。
本报记者 邵岭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