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减鲁迅文章只是正常调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缩减鲁迅文章只是正常调整
2009年08月17日 15:49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来自全国的学者和中学语文老师一起,就新时代如何读鲁迅作品再度展开了探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更是引起疑惑: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

  从中学教材里缩减鲁迅的文章,只是正常的调整。以前是将鲁迅捧上了高高的神坛,只可高山景仰,却不能怀疑批驳。如今将鲁迅从神坛请下,还他一个真实的面目,正如股票涨高了要回调。

  鲁迅的作品并没有过时,许多文章现在看起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只不过先前教材选用的文章里,有一部分的文字内容深奥拗口,含义难以理解。鲁迅文章中占比最大的杂文,大多数就是当时的时事评论,作者结合时事政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而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出于保护自己,鲁迅不得不采用曲笔,委婉表述观点。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知识,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很难读懂的。而时代变迁,许多当时的社会因素已不复存在,学生确实不易读懂。

  相对来说,鲁迅的散文阅读性很强。而且,许多人对鲁迅最初的印象,也是从散文开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是名篇,令人有心向往之的感觉。小学教室的书桌上,大多会被刻上一个“早”字,其来源就是模仿鲁迅的故事。

  中学课本里选教的鲁迅文章,思想性和政治性更强,语言风格也大有不同。鲁迅常用一些冷僻生涩的词句,又带上了日语语法习惯,更是加深文章难度。加上教学大纲又要求背诵大幅段落,以至于许多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语文魅力在于文章的优美,中小学语文是打基础阶段,重点应是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水平,养成阅读好习惯。限于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那些语言晦涩、思想深刻难懂的文章,并不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假如强迫学生阅读,只会适得其反,使他们丧失阅读兴趣,只会为考试过关而死记硬背。鲁迅的大部分文章,适合在大学阶段,或是成年人去阅读,此时的理解水平和人生阅历,已经可以弄懂其中的奥义。

  教材的变化,也应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前有将金庸的武侠小说引入的先例,现在又将梁实秋、林语堂的散文加入,都是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面。而将鲁迅难度大的文章剔除,也属正常调整,这样也可减轻学生阅读压力。而对鲁迅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其课外阅读。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重要。

  江德斌

【编辑:张中江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