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吞没“故宫拉面” 拉面馆不到一周闭门谢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口水吞没“故宫拉面” 拉面馆不到一周闭门谢客
2009年08月17日 09:50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口水吞没“故宫拉面”

  “30元一碗”拉面馆

  不到一周闭门谢客

  事件回顾

  8月8日营业的故宫餐厅,因“30元一碗面价格太贵”被网友热议,餐厅方面表示,这是综合了文化、成本等因素而制定的价格。

  最新进展

  有游客前日发现,刚营业不满一周的故宫餐厅日前闭门谢客,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不营业,前几天只是试营业。故宫博物院经营管理处表示对故宫餐厅停业一事不清楚。

  网友争议

  对于这碗贵价故宫面,网友议论纷纷,支持方认为在故宫吃拉面,吃的不仅仅是面,更是故宫的气派。反对者口诛笔伐,认为某些人已经将世界文化遗产当成了赚钱的筹码和工具,完全是“顶着传承文化虚名、行垄断谋利之实的伪文化”。

  被网友热议的“贵价面”就这样静悄悄闭门谢客了,它还会重出江湖吗?它是被市场淘汰的还是被口水吞没的?当初围绕它的都是哪些争议呢?

  文/本报记者 刘丽琴

  故宫 吃喝游乐场

  文化之困厄远不止一碗面条

  故宫拉面这样受关注,不仅因为开在中国第一景点,更因为之前开在故宫的星巴克咖啡被认为是“文化入侵”而被赶出宫。当初赶走星巴克的理由,首先,这种东西是舶来品。其次,小吃不登大雅之堂。还有就是卖得太贵了。如今星巴克走了,“故宫拉面”来了,除了不是舶来品,这碗贵价面还是没有赢得人心。如果卖的是中国茶、中国豆浆,又会是怎样?故宫里到底需要餐厅吗?

  《中国青年报》评论称, 故宫这只巨碗最不应该装的,不是星巴克,也不是拉面、手擀面、炸酱面……而是顶着传承文化虚名、行垄断谋利之实的伪文化。

  犹记得2007年激辩星巴克去留的时候,很多论者实际上已经触及普泛意义的商业对文化的侵蚀和威胁,比如有论者就谈到:如果星巴克不宜留在故宫,国产品牌也不宜进驻。整一个豆浆店,难道就保护了传统文化?星巴克小店黯然离开了故宫,而1400平方米的超大餐饮购物区却粉墨登场。世事变幻的迅捷令人恍惚,却也折射出某种悲伤的现实。当变味了的商业谋利冲动,偏偏以文化的名义大行其道时,被愚弄的不仅仅是社会公众,还有真正的商业文化和传统文化。这是一种双重的伤害:既没有遵循公平交易的市场原则,也没有体现经济对于文化有所不为的足够尊重。更悲伤的是,在广袤的大地上,故宫的被伤害、被侵蚀、被扭曲,远不是最严重的。文化之困厄,远不止于一碗面条。

  30元一碗贵不贵

  马未都:你有不吃的权利,不要较真

  对于30元钱一碗面,网友第一反应都是贵。去过旅游景点消费的人,对于这样被宰的感觉都不陌生。不过,许多网友也表示宽容,认为餐厅毕竟开在故宫。文化名人马未都前日在博客表态:首先,这是中国第一旅游景点,最近每天游客达几万人,这小餐厅总共才几十平方米,坐不了多少人,如果便宜了,与兰州街头的拉面一个价钱,估计先是公安局不干,怕挤出人命;二是故宫餐厅是有租金的,不是开粥棚赈济,餐厅董事长答记者问说“还要付故宫一定比例的提成”,加之故宫开餐厅要求特严,不能使用明火,这都加大了成本,再说他开餐厅的唯一目的是赚钱,不是创品牌;再有就是以前被轰出故宫的星巴克也不便宜,凭什么外国人能赚钱,我们自己人不能赚钱?

  马未都最后说,作为游客,心里应该清楚,这碗拉面分在哪儿吃,在故宫30元,在饭店20元,在小馆10元,在街头5元,在家中吃只要2元;故宫有30元一碗的权利,你有不吃的权利,谁离了谁也死不了,何必较真儿呢!

  一位广州网友称,连长隆里的萝卜牛杂都要15元一碗呢,更别说是在故宫这皇帝住的地儿。

  打文化牌该不该

  台北故宫吃“翠玉白菜”一样被质疑

  为30元钱的价格赋予“文化”的理由,网友大多表示其可笑程度与小沈阳所卖的“苏格兰情调”有一拼,而旅游景点生造典故,硬生文化,某些地方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过度诠释,以提升本地文化底蕴,这些或许都可以归为“文化欺诈”之列。

  小小一碗面条当中,能有多少“文化”因素?即便说,有些人在故宫吃饭,可能确实会产生一点对历史的感慨,比如可能想到满汉全席的奢靡,但并不代表这样的文化就能附加到一碗面条当中。

  台湾资深记者宫铃日前接受采访时介绍, 在台北故宫的大门口处,新开了一间由五星级饭店业者经营的高档饭店,里面提供的餐点单价非常高,“我曾带许多大陆朋友进去用餐,几乎所有大陆朋友都认为,在那里吃饭是一场艺术的飨宴,饭店整体采用琉璃元素,整栋建筑物看起来就已经是个艺术品,里面的餐点更是采用翠玉白菜跟肉形石等著名文物的造型,变成真正的菜,精致可口。就算如此,也有人会质疑这是否就是文化?其实,如果在文化的基底上,让每个消费的人不但花费了,奢侈了,还在文化的基础上在心灵上有所收获。只有精神与心灵层面上的收获,才会让人永恒难忘。”

【编辑:张中江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