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关注生命
毕淑敏常常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她在共和国最高的土地西藏阿里当了12年的兵,回北京后结婚生子做贤妻良母当医生,本来可以一直顺顺当当地走下去,但在她34岁那年,她拿起了手中的笔,写下反映西藏高原军旅生活的小说处女作《昆仑殇》,而且一炮打响,不仅顺利发表还获得第四届昆仑文学奖。为了写作她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继而读文学研究生,她成功地从医生转型为作家,发表了400多万字作品,出版有12卷本《毕淑敏文集》,并获得多种文学奖项。1998年她46岁时,正处在写作黄金时期的毕淑敏放弃写作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读书,在她50岁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开了心理咨询诊所,做起了心理咨询师,她又根据做心理咨询师的经历写了长篇小说《女心理师》。从2008年5月13日至9月4日,56岁的毕淑敏用自己辛辛苦苦写作所得的稿费(近40万元人民币),和儿子一同从日本横滨开始了长途航海旅行,环游世界,成为第一批环游地球的中国人,旅行归来她又推出了新书《毕淑敏母子航海环球旅行记》。在生命的旅途中,毕淑敏总是让自己活得有声有色,活得精彩。
和毕淑敏通电话时,毕淑敏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平静从容,见到她的人,她穿着一件黑底点缀小红花的短袖衫,配灰短裙,显得干净、利落、朴素,她的言谈举止也是非常平静从容,那是富于包容性的平静从容,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历练,她那平和的目光似乎能洞悉一切,使人感到平和其实也是有力量的。
环游世界 实现梦想
毕淑敏最近正在写讲稿,准备为央视《百家讲坛》做20讲的节目,谈谈对健康、心理、社会、人生的看法。此外她环球旅行归来不久,已经出了一本游记,还想写一本关于文化的思考,她说:“毕竟是把全世界连起来走了一圈,有很多的感触。”
说起环球旅行,她兴致勃勃:“我小时候读过《凡尔纳80天环游地球》,那时我就想这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如果有一天我能环游地球,会特别开心。人家就笑话我说那是科幻,不可能去的。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事。读这本书的时候才十几岁,现在50多岁了,有40多年了,我压根以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后来有一天我听说有一个旅游项目可以坐船去环游地球,是一个日本的旅行社在做,必须通过中国的国旅和他们那边联络,这过程还挺麻烦的。准备了很久,总算可以出发了,还挺高兴的。”
环球旅行一共用了114天。毕淑敏没想到自己晕船很厉害。在大洋中航行,他们乘坐的船吨位不够大,而且是老船,有40多年历史了,路上船还漏,飓风把船的左舷打穿了。这三四个月经历了几度寒暑,一开始到赤道像新加坡这些地方,很热。然后到冰岛,靠近北极圈,冰天雪地的。过几天又折回来,到墨西哥、危地马拉这些地方,又变得非常热。隔几天又到阿拉斯加,寒暑交替。虽然路上辛苦,毕淑敏还是觉得这次旅行有很大收获:“从地理上感觉到蓝色的星球上大陆和海洋连在一起,对世界的历史、很多民族的不同文化的感受更深刻了。亲身感知和书本上看到的不一样,觉得世界真是纷繁多样,气候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植物不同。另一方面从海洋上看地球就是个地球村,地球上的一切都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没有什么国界、海洋的界线,所以我觉得一方面这个星球上有非常复杂多样的文化,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另一方面地球是连接非常紧密的统一体。人类只有共同去保护家园,改善生存质量。人类必须和谐共同发展,这才是人类的出路。”
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
毕淑敏16岁来到西藏阿里当兵,“对我来说那么小就跑到那么大的一个荒凉的所在,看到那么广阔的自然,那么巨大的旷野和雪山,这些对我世界观的形成影响挺大的。”她说。毕淑敏在那里当卫生员,有时看到一个病人,昨天觉得他还好好的,今天一看他已经死了。老医生对她们这些年轻的卫生员说直接把尸体放到山上让鹰去吃,叫做天葬,到了山上就把尸体大卸八块,老医生给他们讲人体解剖。过几天,又一个人死了,还是给送到山上,看到解剖过的人只剩下一点残渣。对于她们这些年轻的女孩来说,这些经历会让人感到人的生命非常脆弱短暂,和雄伟的大自然相比非常微不足道。这些在她的心中根植下了珍惜生命、好好走完自己的一生这些观念。“对我们来说其他都是不确定的,唯有生命这一样东西是确实所拥有的资源。所以对于一辈子做个什么样的人,怎样运用这一资源,怎样过得有意义,怎样对别人有帮助这些问题,不是什么人教给我们必须去回答的,在工作中你就不由自主地去思索、去感受。”
转业回到北京后,毕淑敏结婚、生子、操持家务……一个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该干的事她都很认真地做了,她是公认的贤妻良母和好医生。在生活安顿下来以后,怀里那么多藏北的风雪,强烈地撞击着心脏。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决定试着把这些写出来。她先是用一年半的时间自学完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的所有课程,然后铺开稿纸开始写作,处女作《昆仑殇》不到一周就完成了。她的丈夫骑着自行车把这部小说稿送到《昆仑》杂志编辑部,很快小说就发表了,引起轰动。那是在1987年,毕淑敏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她的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体现了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关注生命与死亡,都引起了很大反响。毕淑敏想用自己的作品呼吁人们去注意人生、生命这些根本性问题。
三重身份的交替
有一段时间,毕淑敏读心理学学位引起人们很大关注,毕淑敏说:“读心理学硕士和博士课程能使我对人的了解更深入,包括对自我的了解。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人忙忙碌碌,被日常的柴米酱醋盐和工作追赶着,很少有精神上那种特别宁静的时刻,很难认真思考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做一件事情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是不是很完善了?是不是需要提高?我们很难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又很重要,要不然这一辈子就糊里糊涂地活着。”
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后,毕淑敏为了将自己所学的东西付诸实践,就开了心理诊所。心理诊所开了3年,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来访者排起长队,有的从广州、西安、兰州等地坐飞机来,一星期来一次,但一天最多只能看8个人,有人等了3个月了还没轮上,毕淑敏想自己不如去写书,写书销量大的话能印个10万、20万册,能让更多的人看,而当心理师一天也就能看8个人,再看多了就要崩溃了。她根据自己当心理咨询师的经历写了长篇小说《女心理师》,至今已经发行了50多万册。毕淑敏说:“一个人是很丰富很复杂的综合体,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还有和社会的关系,都是紧密联系的。当作家就是去描写、掌握它们之间的关联。医生、作家、心理师这几个身份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房间的三居室一样,走来走去。”
毕淑敏的创作从早期的写西藏军旅生活,转到写医疗题材,再后来转到写心理师,题材经历了几次转变,对此她说:“这几个部分对我都很重要。比如说写西藏的题材,最好的还没写出来呢,其实这个题材很宝贵,我总觉得自己的手艺还不够好,这有点像一个裁缝,有好多块料子,你知道这块料子很好,自己手艺不够好的时候就不敢动刀子。我以后还会写西藏的故事,还会写医疗的故事,还会写心理的故事,还会写与生命有关的故事,这些我都会不断地去开掘。”下一步她要写一部反映西藏部队生活的书,还要写一部关于医学的书,这些她已经准备了很多年。
当作家最重要是真诚
毕淑敏最近刚刚随作家代表团访问德国回来,她说:“我觉得我们在海外出版的作品和我们阅读国外作家的作品比例是不平衡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翻译成外文的非常少,而且主要是外国人在选择翻译哪些中国的作品。比如我们这次到德国,一个德国出版家对我们说,我们不愿意看总是写中国清朝梳小辫子的男人,或者写中国因为灾难饿死人,写中国贫困落后,我知道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中国作家翻译到国外的作品多数是反映在历史的、动乱的中国,我们也希望翻译中国现在的比较好的作品。他说看了我的《女心理师》,觉得太长了,让我弄短一点,因为中文翻译成德文字数要膨胀出一倍。所以我觉得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输出、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不仅是作品的质量问题,这与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是相匹配的。外国人要愿意、有兴致了解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应该有强大的经济后盾。所以这件事要抓紧做,也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循序渐进。”
毕淑敏认为当作家最重要的是真诚,你不可以骗别人。当面说谎对方可以从言谈举止、肢体语言来判断出来,作家用文字说谎是对读者的不敬,是对文字的亵渎。应该用文字传达真诚美好的东西。我们的评判标准真善美,第一位应该是真实。如果连真都做不到,洋洋洒洒写作不过是个长篇的骗局。她相信天道酬勤。无论一个人有多高的天赋、多大的才华,还是要勤奋做事。
对于自己所受的作家的影响,毕淑敏说:“中国作家中我受鲁迅影响较大。过去在西藏时路途遥远,遇到的书有限,正值‘文革’后期,前面的书都毁掉了,后面的书还没出来,全军下发《鲁迅全集》,我就把《鲁迅全集》翻过来掉过去地看。外国作家我喜欢海明威,那种不屈服的精神特别打动我。我觉得作为柔弱的女性也应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对文化、对国民性的思考,这两个作家对我的影响挺大的。”除了文学书,她还对有关天文地理、历史、新的科技成就的书都有兴趣。
杨 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