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身后是非多 季羡林侯耀文遗产风波扑朔迷离(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名人身后是非多 季羡林侯耀文遗产风波扑朔迷离(4)
2009年08月12日 07: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钱文忠、王魏冬至:开博客说遗产事件,为哪般?

  1、钱文忠:

  探视写博录节目忙

  被诬偷龟哭笑不得

  在季羡林“书画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当时正在讲《三字经》的钱文忠现身说话了。他在2008年11月4日的新浪博客上发表了《日志2008年11月4日就季羡林先生近况向大家报告》。博文中写到,他在11月2日下午和唐师曾师兄一起前往301医院看望了季羡林先生,并在保证先生不至于劳累的情况下和先生进行了时间不短的谈话。这篇博文和钱文忠之前的博文的点击率差不多,截止到8月9日23点33分,点击不到5000。从那之后,博客内容几乎就围绕季羡林事件,在2008年12月8日发表《季羡林的儿子没权进季羡林的家?》将话题从书画事件转移到遗产问题。

  钱文忠是不是季羡林的关门弟子,其实并不重要,钱文忠确实是季羡林的学生之一。在这场季羡林遗产纠纷中,钱文忠是季承的支持者,声讨李玉洁和诬蔑自己偷恩师乌龟的神秘女子,写过若干篇悼念恩师季羡林的文章,在季羡林的追悼会上叩首,在“百家讲坛”录制关于季羡林的节目。有人说他“作秀”,借机炒作自己。不管钱文忠承认与否,在季羡林先生的众多学生中,他都是在“季承讨遗产”事件中表现最活跃的弟子。其他“季门弟子”如北大东语系教授王邦维等大多只是有感而发,写下声情并茂的纪念恩师季羡林的文章而已。

  2、王魏冬至

  一篇博文惹争议

  白痴脑残骂不停

  侯耀文遗产案发生后,自称是侯氏兄弟好友的王魏冬至发表博文谈侯家遗产纠纷。有人指他哗众取宠想出名。但在2009年08月接受《新闻晚报》采访时,王魏冬至表示:“我如果想出名早就出名了,1995年春晚蔡明、郭达的小品《父亲》是我写的,我和马季等大师都很熟,如果我想成名的话我早就拜师马季了。”他说,站出来完全是因为侯耀华这个事对社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2009年7月25日,王魏冬至在一年前开通的新浪博客上发表了第一篇博文,名为《侯耀华家产过亿,怎会侵占侯耀文的遗产》,引起轩然大波。截止到8月9日22点35分,这篇博文已经被点击329920次,有评论2478篇。多数评论都是谩骂他的,骂他“白痴”、“脑残”之类。

  看到网友的各种侮辱性的评论,王魏冬至气愤不过。他在第二篇博文《侯耀文被侵占遗产清单》中说到,为了回应网友们的“赞扬”,他顶烈日去问侯耀华“为什么侵占侯耀文的财产”,坐在侯家门口等啊等,一直等到凌晨3点才见到侯耀华。他在博文中列出了侯耀华“坦白”的侵占物品清单:电子手表一支、大号毛笔一支、拖鞋一双、镀金眼镜一幅、节能灯泡一只、雀巢咖啡一桶、防风火机一个、过期存折一个、宾馆专用的梳子一把、真皮钱包一个、演出时穿的西装一套、电动剃须刀一个、纯棉袜子一双和柔软手纸一提等等。当然,由于侯耀华并没有在公开场合有所说明,而且郭德纲在博客中提到亲眼目睹侯耀文家中有大量珍品,所以王魏冬至的这一清单的真实性还有待证实。

  王魏冬至在接受采访和在博客中还提到过两方面问题。一、他在接受2009年7月《扬子晚报》采访时说,侯耀华太重男轻女,“不想财产落到外姓人手里”。二、他在《侯耀文被侵占遗产清单》博文中写到,侯耀华不让出遗产,“是怕那些东西被你那个没成年的妹妹的后爹给霸占去来,你应该知道,你妹妹的后爹是你爸爸侯耀文的情敌,是侯家的仇人,是你伯父最恨的人,他会情愿把你爸爸的遗产送给他吗?等以后你妹妹的那个后爹死了,你伯父肯定会把他保存的你爸爸的遗产还给你们的,你伯父侯耀华替你们姐俩保管你爸爸侯耀文的遗产的行为,你们姐俩肯定觉得是你伯父不应该做的,但是他做了也不是不应该的。”

  到底王魏冬至说的是真话,还是郭德纲说的是真话,只有等待法庭审理或者庭外和解的结果了。郭德纲说,自己写了份证明给法院,内容是“我在博客里说的话是真的,我确实见过那些东西”。侯耀文有2000万的家产吗?有那些羊脂玉、翡翠、钻戒等贵重物品吗?

  沸沸扬扬的两桩“遗产案”都没有一个结局。遗产案中纠结的人都各有利益,让遗产事件扑朔迷离。季羡林遗产案中,季承是否会起诉李玉洁,是否会最终和北京大学在法庭上相见?侯耀文遗产案中,究竟最后的结局是侯耀文有2000万财产还是资不抵债,是法庭上侯耀华判输还是庭外叔侄和解?闹轰轰的遗产纠结,各方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台”,对于逝者是怎样的悲哀,又是怎样的无奈。中国的《继承法》、《公共事业捐赠法》在这两起未完的遗产案中究竟能发挥什么样的断案作用?只能期待一切有美好结局,逝者能早日安息。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