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1904年约瑟夫·华伦·史迪威从西点毕业,此时,他身材挺拔,面容端庄,黑眼睛里透出自信和坚毅的目光。在他毕业的前后几年间,麦克阿瑟、乔治·巴顿、布莱德利、艾森豪威尔也相继从西点的大门走出。这些毕业生们没有想到,随着今后二三十年里世界格局的风云变幻,他们也即将登上职业军人生涯最大的舞台。
解说:西点毕业后,史迪威开始了军旅生涯,而他和中国的缘分也从此时开始。辛亥革命爆发六个星期后,在菲律宾服役的史迪威,利用假期来到了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当时中国一半的贸易,都通过这个港口进行。他吃惊的看到了,西方式城市的高大宾馆和银行,仿佛置身于费城,随后他经过广西、广东,一直到达香港,一路上的见闻让他着迷和兴奋。
JohnEastbrook:中国“老百姓”的优良品质,开始在他心中留下好印象,他们谦虚,吃苦耐劳,总是乐呵呵的,任何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他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沿途的风光上,事实上,他看到了尸体顺流南下,但是他也开始认识到,中国人品质的可贵之处。
解说:中国人生活的迷人和可怕之处并存着,有士大夫在精致园林里谈论哲学,也有男女老少在街头围观砍头,并大声叫好。但他发现不管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普通人的生活跟过去一样仍在继续。
苑鲁(历史作家):在广州他看见一天杀了400人,这个他不理解,他觉得这个没经过审判,随便的杀人,他就感触很深。从梧州沿江西上的时候,那个河道里有很多尸体,当一场革命来了,他也觉得有很多暴力。
解说:1911年12月9日,当史迪威带着对中国的疑问和好奇离开时,他已经决定要学习中文,以便更多的了解这个国家。十几天后,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回到中国,并被选为中国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在这次并不彻底的革命后,中国跌跌撞撞地迈向了现代。
1919年,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史迪威成为了美国驻华首任语言教官。但他到了北京后才发现,自己学的是广东话,此时中国正是各路军阀轮番登台的时代。目睹着学生们高举着“民主”、“科学”的大旗走上街头,史迪威对他们改变中国所作的努力,深表同情。他的中国朋友给他起了个中文名字史迪威,意味着历史、启发、威武,不久后,在陆军部的问卷调查中,他在最喜欢的任职一栏中写下“武官中国”。
不管外部世界如何纷纭复杂,史迪威一家在使馆区外靠近东城根的北总布胡同的小院里,度过了宁静美好的时光。
JohnEastbrook:1920年全家人都到了中国,那时北京没有国际学校,所以我外公在家里教孩子们念书,他给他们编排了课程,早上布置了作业,他晚上回家检查他们的表现。
解说:到北京才半年,史迪威就设法找了一个真正了解中国的机会。1920年经历了严重饥荒之后,红十字会国际赈灾委员会,把史迪威从陆军部借出去,到山西担任筑路工程的总工程师。四个月的时间里,史迪威与6000名中国劳工,在这条为了运输食物而修建的82英里长的“黄河公路”上,并肩劳动。
JohnEastbrook:史迪威来到乡下,那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他们对他非常地好奇,而他却能用中文和他们交谈。那些人非常吃惊,中国话居然能从一个老外的嘴里蹦出来。
戈叔亚(二战史专家):有一些工人,他们有时候为了偷懒,他们就躲着睡觉,但是他们就派一个人放哨,只要看到史迪威骑着小毛驴过来了,就说赶快,赶快,赶快,这个老外过来了,但是史迪威一来,他们马上就在装作很努力的工作。
解说:参与山西筑路工程,加深了史迪威生涯中的中国印记,二十年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史迪威公路”,成了二战史上最重要的公路之一。
1926年,史迪威又一次得到了去中国的机会,全家人都觉得这像是在回家。在被称为“能干团”的天津第十五步兵团担任营长期间,他再次遇到了日后决定他职业生涯的关键人物,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相识的,后来在二战中,成为美国陆军总参谋长的乔治·马歇尔。
JohnEastbrook:我觉得他们俩相互欣赏对方直率的性格,他们的自我约束和思维方式,以及指挥风格,和对待其他军官和士兵的方式,这是一种军人间的相互尊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