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孔子》刚杀青,电视版又冒出俩《孔子》
为什么大家都在抢“孔子”
胡玫执导的电影版《孔子》刚刚杀青,导演张黎的孔子题材电视剧通过了立项,佛山传媒集团等投拍、赵文瑄主演的电视版《孔子》开机,该集团还有望推出孔子题材 的电影……不少媒体都用“孔子戏扎堆”、“孔子题材撞车”来形容现在影视领域出现的这种“孔子热”。据悉,在国家广电总局重大题材电视剧办公室,还有很多 类似题材的剧本正在等待审批,除孔子外,还有孟子、老子、荀子等历史圣贤的故事都被一一书写。这是一种影视题材的习惯性跟风还是国学热真的已经蔓延到影视 领域?在影视公司争抢孔子题材的背后,透露出当下大众什么样的深层心理状态?记者为此采访了北大中文系教授、文艺评论家张颐武,《圣人》一书的作者钱宁, 电视剧《孔子》的导演韩刚等,听听他们对这个现象的解读。
拍《孔子》,不用宣传
记得去年刚曝出胡玫的《孔子》要上马的时 候,很多人对这个题材并不太感兴趣,担心会变成一部教育片、“论语片”。随着宣传的推进,大家发现这个电影还是蛮有娱乐性的:孔子身高1米9?孔子会武 术?孔子还与一个“美而淫”的女人南子有交集?每一个有关注度的话题都让人遗憾:从小学就开始念“子曰”,但原来我们对于作为人的孔子,了解如此有限。从 影视制作的角度来讲,这种“无知”反而增加了影视人物的新鲜度,大众的胃口一下子被吊起。
张颐武教授分析,这次的传统文化热是以儒学的复 兴作为标志的。儒学是以孔子为中心,孔子当然成为代表性人物,所以大家就有热情用影视剧的方式来表现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现在这个社会的国学热已经 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这几年经过了非常辛苦、非常不容易的努力尝试,创作人员认为已经积累和酝酿成熟了,所以现在就开始往外推这些作品了,自然就出现了大 家都在争抢孔子题材的现象。
电影《孔子》投资方一位老总的发言道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入到每一个人心底的,用句大白话来说,他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海外,只要说是‘孔子曰’,可能都不需要做宣传。在国内更是这样,我们拍《孔子》不用宣传,大家都知道孔子是谁。”
“孔子热”映照出的现实
“ 如果孔子没有和现代发生联系,那么也不会有人去关注他。”这也是钱宁花4年时间写作《圣人》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以前大众对孔子的关注一直很少,包括我在 写《圣人》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关注孔子。我以前曾经开玩笑地说,虽然现在没人关心,但以后会有人在咖啡馆里看《论语》。因为我觉得‘孔子热’是经济文化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关注孔子表明人们开始关心自己的文化,发掘民族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需要重新去理解孔子。”
跟钱宁志 同道合的韩刚,被称为“教授型”导演,为了拍电视剧《孔子》,他3年没有接一部片约。“这部剧的开拍是基于儒学传统在当代社会的一种映照:人们迷失于快节 奏的生活和工作,反过来寻求儒学传统中的价值观,像‘论语热’,还有孔子学院的大规模建立,都反映了这一点。宿正伯有一本书叫《道不尽的论语》,说孔子是 襟怀坦荡、自信从容,有些现代人热衷于追名逐利,很难达到这个境界。也正是因为缺乏某种东西,我们才会回望和反思。历史时刻在映照现实。”
中 国人和孔子学说的关系是微妙的,又是实际的。用张颐武的话来说,饿着肚子不可能有更高的精神境界。“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崛起,中国人对这种传统文化的 感受加深了。20世纪中国积弱,大家都认为传统的儒家文化束缚了中国的发展,所以那时候批孔和反思儒学是一个主要的潮流。现在随着中国经济成长、社会的变 化,大家都会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价值的重构,对于中国文化的复兴,都有相当大的意义,也希望儒学传统对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另外一方面,现在的人 们觉得儒学对于一些人际关系处理的方式以及如何修身养性很有用处,所以大家现在开始把它作为一个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两个原因是孔子再次崛起的一个 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大家觉得原来的一些价值观念不太充分,“如何做好人”这些一般的价值观已经很难让大家心灵上得到充实,所以人们就不断去追求儒学的 踪迹,从儒学中去发现一些滋养。
“三个孔子”抢市场?
现在的问题是,拍孔子等圣贤的影视作品,时机是成熟了,但会不会太集中?观 众在短时间内能够接受这么多的孔子形象吗?张颐武对此很乐观:“我觉得所谓‘扎堆’是因为公众有需要,不宜说是跟风。对孔子以及儒学生动地用影视方式来普 及,来让大家了解孔子的生平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总是有积极意义的。”他觉得现在很多电视剧都可以粗制滥造,但是拍孔子题材需要一个艰苦的努力过程。 不管胡玫也好,韩刚也好,都无数遍地修改剧本,下的工夫很大。“中国那么大,两部三部容得下。孔子这个题材可以通过不同侧面切入,值得一拍再拍。包括《西 游记》、《红楼梦》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对于‘撞车’也是过于紧张,我觉得这种经典题材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进行拍摄,即使是在同一个时期也是可以 的。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公众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渴望、对经典文化接触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无论是制作者还是观众都是这样。制作者感受到这种需求的 强大,所以这是一种市场的选择,我觉得要在市场的竞争中间优胜劣汰,不必说将两三部都统一成一部。” (陈祥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