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精神遗产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季羡林的精神遗产
2009年08月10日 14:31 来源:西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赤日似火,季老仙逝,举国悼念,好评如潮,京城大雨,洗尽浮尘。痛定追思,季老为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遗产?我们应该向季老学习点什么?

  真正的学者都有一种“板凳能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在全民急功近利,追赶风潮,精英拥挤热门的狂热时代,在“猴子”火中取栗,“飞蛾”翩然扑火,专家弄虚作假,学者说谎抄袭的浮躁世代,季老在冷背的专业领域坐了一辈子冷板凳,且以“讲真话”为座右铭。季老一生主攻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语等专业都是冷门,翻译的《罗摩衍那》等学术著作都是极为小众的冷背书,因为极冷,所以学术价值极高,因为极冷,给他自己带不来立等可取的好处。反过来,冷板凳坐出了空前的学术成就。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以季老的聪明、勤奋、人脉、起点、健康和长寿,他如果投机钻营,绝对能获得极高的权势,如果钻研各个时期的显学,肯定能够名利双收。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不是不动,而是不为所动。读书人十年寒窗不稀有,可贵的是一生寒窗。这需要多大的定力、毅力、心智和远见卓识?由此我还想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30年来,许多人追赶热门专业,结果计算机、经济学、会计学、法学、中文和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极度过剩,而冷门专业供不应求。季老的精神,季老的榜样具有普遍性、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值得我们效法。

  好虚名爱赞扬是人性的弱点。“高帽子”满天飞,互相吹捧,夸大其词地表扬与自我表扬乃名利场上的常态,多少人不择手段地捞取虚名,多少人恬不知耻地自我炒作,讨表扬,买表扬而浪得虚名者亦如过江之鲫。季老三辞“桂冠”,拒绝“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顶他人求之不得的“高帽子”,并以“大熊猫”作比,嘲讽“国宝”说。季老在《病榻杂记》中说了他坚辞“桂冠”的理由,其中“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一番话是振聋发聩的。品味季老的话语,我越发觉得,自知者明,自谦者强!季老深知虚名之无聊与有害无益。试看当下之诸位跳梁的“大师”,无不自取其辱!

  人的眼睛看世界,看别人多,反观自己较少,这是生理障碍,也是心理缺陷。季老自我认识、自我评估、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阅读报刊披露的季老事迹,季老自知、自省、自警、自觉性极强,对自己的客观环境、主观条件、路径、业绩、历史和定位评估精确恰当,处理复杂问题恰到好处。我猜测,这种风格得益于他的学养和修炼,其不贪、不痴、不嗔、从容、平静、圆融的气质得益于博大精深的佛学智慧。

  学习季老,对照检查,自我批评,我突然认识到季老在行为举止、衣食住行方面表现出的那种自然、平实、俭朴、简约的高贵。以季老的地位、待遇和物质条件,在生活上讲究一下,摆点谱是毫无问题的。多少年来,一个名流大家简朴得像老农、工友。相比之下,我觉得十分汗颜!小小的我饮食起居实在是过于讲究,讲究得恶名在外,还自以为是。惭愧之余,我找出去年从一位老中医处抄录的《九贵铭》:“人以正为贵,体以健为贵,富以仁为贵,穷以志为贵,心以善为贵,品以端为贵,衣以适为贵,食以素为贵,住以雅为贵。”“九贵”是以自律、自适、自制为核心的,中国本土的“消极自由主义”生活哲学,成本低、效率高、难度小,比过度追求完美的“积极自由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更容易入乡随俗,更有利于减少麻烦,节约资源,集中精力抓大事,干事业。季老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九贵”精神,是物欲横流时代的一面镜子。

  季老驾鹤西去,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丰富的精神遗产,值得后辈学人发扬光大。

  □陈仓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