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胡玫执导的电影版《孔子》刚刚杀青,导演张黎的孔子题材电视剧通过了立项,佛山传媒集团等投拍的电视版《孔子》即将开机,该集团还有望推出孔子题材的电影……不少媒体都用“孔子戏扎堆”、“孔子题材撞车”来形容现在影视领域出现的这种“孔子热”。据悉,在广电总局重大题材电视剧办公室,还有很多类似题材的剧本正在等待审批,除孔子外,还有孟子、老子、荀子等历史圣贤的故事都被一一书写。这是一种影视题材的习惯性跟风还是国学热真的已经蔓延到影视领域?在影视公司争抢孔子题材的背后,透露出当下大众什么样的深层心理状态?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国学大师傅佩荣,北大中文系教授、文艺评论家张颐武,《圣人》作者钱宁,电视剧《孔子》的导演韩刚,佛山传媒集团“掌门人”刘宁等,听听他们对这个现象的解读。
拍《孔子》,不用宣传
记得去年刚曝出胡玫的《孔子》要上马的时候,很多人对这个题材并不太感兴趣,担心会变成一部教育片、“论语片”。随着宣传的推进,大家发现这个电影还是蛮有娱乐性的。孔子身高1米9?孔子会武术?孔子还与一个“美而淫”的女人南子有交集?每一个有关注度的话题都让人遗憾:从小学就开始念“子曰”,但原来我们对于作为人的孔子,了解如此有限。从影视制作的角度来讲,这种“无知”反而增加了影视人物的新鲜度,大众的胃口一下子被勾起。
另一个方面,因为这几年传统文化的热潮,作为符号的孔子已经进入越来越广阔的视野。刘宁聊起前几年他在美国50个州考察时的见闻,他说有一个现象让他震撼:美国好多高校都树立着孔子像。“去耶鲁大学的时候,美国的‘克林顿热’刚去过,他们夫妇都是法学院出身,我也专门去了法学院参观。大楼里很多琉璃砖,放着世界名人的像,其中一个就是孔子。”这几年,我们国家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上百所。亚洲更夸张,韩国的孔子学院都已经饱和。
张颐武教授分析,这次的传统文化热是以儒学的复兴作为标志的。儒学是以孔子为中心,孔子当然成为了代表性人物,所以大家就有热情用影视剧的方式来表现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现在这个社会的国学热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这几年经过了非常辛苦、非常不容易的努力尝试,创作人员认为已经积累和酝酿成熟了,所以现在就开始往外推这些作品了,自然就出现了大家都在争抢“孔子”题材的现象。
电影《孔子》投资方一位老总的发言道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入到每一个人心底的,用句大白话来说,他就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海外,只要说是‘孔子曰’,可能都不需要做宣传。在国内更是这样,我们拍《孔子》不用宣传,大家都知道孔子是谁。”
“孔子热”映照出的现实
“如果孔子没有和现代发生联系,那么也不会有人去关注他。”这也是钱宁花4年时间写作《圣人》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以前对孔子的关注一直很少,包括我在写《圣人》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关注孔子。我以前曾经开玩笑地说,虽然现在没人关心,以后会有人在咖啡馆里看《论语》。因为我觉得孔子热是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关注孔子表明人们开始关心自己的文化,发掘民族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需要重新去理解孔子。”
跟钱宁志同道合的韩刚,被称为“教授型”导演,为了拍电视剧《孔子》,他3年没有接一部片约。“这部剧的开拍是基于儒学传统在当代社会的一种映照:人们迷失于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反过来寻求儒学传统中的价值观,像‘论语热’,还有孔子学院的大规模建立,都反映了这一点。宿正伯有一本书叫《道不尽的论语》,说孔子是襟怀坦荡、自信从容,有些现代人热衷于追名逐利,很难达到这个境界。也正是因为缺乏某种东西,我们才会回望和反思。历史时刻在映照现实。”
中国人和孔子学说的关系是微妙的,又是实际的。用张颐武的话来说,饿着肚子不可能有更高的精神境界。“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崛起,中国人对这种传统文化的感受加深了。20世纪中国积弱,大家都认为传统的儒家文化束缚了中国的发展,所以那时候批孔和反思儒学是一个主要的潮流。现在随着中国经济成长、社会的变化,大家都会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价值的重构,对于中国文化的复兴,都有相当大的意义,也希望儒学传统对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另外一方面现在的人们觉得儒学对于一些人际关系处理的方式以及如何修身养性很有用处,所以大家现在开始把它作为一个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两个原因是孔子再次崛起的一个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大家觉得原来的一些价值观念不太充分,“如何做好人”这些一般的价值观已经很难让大家心灵上得到充实,所以人们就不断去追求儒学的踪迹,从儒学中去发现一些滋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