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编剧生存状态调查:讨薪民工的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80后”编剧生存状态调查:讨薪民工的命
2009年08月05日 15:56 来源:今日早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80后”编剧生存状态调查

  枪手的身份 讨薪民工的命

  “好莱坞的编剧去年罢工,已经是在争取DVD的分红权了,咱们却还在说‘能把尾款给结了吗?’。”日前,刚刚结束的首届“内地香港电影编剧创作交流会”上,这种现状让40多位著名编剧一声叹息。

  在自诩“弱势群体”的影视剧编剧中,资历尚浅的“80后”编剧更是处于这座金字塔的塔底。在昨天记者所做的采访中,很多“80后”编剧自称“菜鸟”,苦苦周旋在制片方和“编剧头”之间。但即使是这样,因为门槛相对较低,仍有非常多的“80后”前赴后继走上编剧路。

  编剧,真的是一个悲剧的人生吗?

  自由度太少

  自己就像是一个“听写者”

  联系上裘荣康的时候,他还在北京。他很兴奋地告诉记者,由他担任编剧的青春偶像剧《爱要有你才完美》3日刚举行了发布会。

  这位杭州本土的“80后”作家,介入影视剧编剧的时间并不长,《爱要有你才完美》是他第一次正式开拍的作品。“总算开拍了,之前好几次,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夭折了。”

  “编剧很苦的,是个体力活,也是听骂声最多的行业。”还没等记者开口,他就自己说开来:“我们的想法经常被否;一旦开机,本子不完善,就得赶工,睡眠严重缺少;会被演员挑剔剧情和台词……”

  和我们所想象的有很大出入,编剧不是写完剧本扔给导演就行的,而是要时刻准备着修改本子。“现场有很多状况,导演的意见、演员的表演特质和档期、外联和美术的筹备都决定本子该怎么走,就需要不断沟通调整。”为了《爱要有你才完美》,他就没少往北京飞。

  “你想,假如我写的男一号是特别韩剧式的,那种口吻是酷到家的,如果投资方找了王宝强来演,台词得调整一下,来适合强哥呀?”裘荣康说。

  且先勿论好坏,就这一点就足够让很多年轻气盛的“80后”编剧自尊心受不了。采访中,就有一些人说, 70%的内容返工是很正常的,而他们之所以慢慢淡出这个编剧圈子,就是受不了当一个“听写者”。

  稿费不易拿

  编剧的尾款能拖则拖

  张冠仁很坦率地承认,在编剧中,有一大半是为了赚快钱。

  2002年,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张冠仁就开始写影视剧本,曾写过《十八岁的天空》的姐妹篇《这里就是我的家》等剧,现在却不大写了,在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当起了老师,教的正是剧本创作。

  他向记者透露,在这个行业里,常常是“编剧头”接了活,然后发下去,找一些人来写,而“编剧头”自然是要在稿费里抽头的。“编剧头”都是些什么人呢?一位“80后”编剧告诉记者,这些人往往交际圈广泛,可以接到活,其中很多就是资深编剧,他手头的活太多了,来不及写,就找一些年轻人来写。

  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枪手”了。据透露,枪手每一集的稿酬一般是1000到3000元,好一点的话可以到4000到8000元。但是有编剧提醒记者:“‘枪手’的名字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剧字幕的编剧一栏中的。”

  裘荣康大方承认,一般像他这样的“菜鸟”级编剧,稿费在每集1万元左右。随着级别的上升,编剧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从普通的两三万元到国内一线编剧的10万元不等。

  在记者看来,以1万元一集来算,写一个20集的剧本,对于一个“80后”来说,还真是一笔“快钱”了。可是“80后”编剧小猫立即否定了记者的猜想。他说,全部稿费都能拿到手的情况非常少,“剧本是分几个阶段的,大纲、分集、分场和台词本。每个阶段拿一部分钱,哪个环节写不下去了,人家老觉得不满意,那就要换编剧。”

  当然,最让“80后”编剧恨得牙痒痒的,还是尾款难追。张冠仁说,对制片人来说,后期投入的开支往往无法控制,难免要超标,所以编剧费就能拖则拖了。

  进入门槛低

  懂得基本分镜头就OK了

  在电视剧编剧这一行中,一线编剧的阵地,始终还没有被来势汹汹的“80后”们攻破,“因为写电视剧,还是一个很需要生活阅历的职业,那些历史剧、年代剧并不是他们能把握的。”

  据了解,新版《红楼梦》启用的是一个青春朝气的“80后”编剧团队,但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

  既然战争题材、苦情戏不是“80后”的强项,那就另辟蹊径,写点熟悉的。现在,已经有一些“80后”在他们擅长的都市言情偶像剧等类型中崭露头角。

  在小猫看来,编剧的门槛其实很低,“达到能拍摄的水准,掌握故事逻辑、节奏,懂得基本分镜头就OK了。‘枪手’中很多就是在校大学生。”

  有人告诉记者,在北京,有很多艺术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北漂”,就为了可以写出点名堂,“但谈何容易。竞争激烈,机会又少,更多影视公司愿意找名编剧。这就是很多‘80后’编剧的现状。”

  □本报记者 马良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