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铁流我驾坦克头车
时光追溯到1949年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
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火红的军旗迎风招展,“钢铁英雄”董来扶驾驶我军第一辆坦克“功臣号”,作为坦克方队的“擎旗车”和“指挥车”,率领由100多辆中、重型坦克组成的战车方阵,威风八面地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意外受命
开国大典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英姿勃发的战斗英雄如今已是年过八旬的耄耋老者。“参加开国大典,是我今生今世的最高荣誉。”1949年初秋,年轻的董来扶还是第四野战军炮兵大队坦克团的战士,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各立大功一次。当时,他所在的部队正准备南下作战,甚至连坦克都已装上火车。谁知临近开车一小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说不让走了,“全力准备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
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对于一个战士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可我们坦克团从团长到战士,第一反应竟然是紧张。”
当时我军的坦克都是从战场上缴获日本人和国民党部队的,型号不一,非老即破,动不动就熄火。所有人里最紧张的当数董来扶。毕竟他所驾驶的“功臣号”坦克,要担当整个坦克方队“擎旗车”也就是“指挥车”的重任。
“‘功臣号’,是咱新中国坦克部队的第一辆坦克,属于超期服役的日本97式陆军坦克。”董来扶说,“如果在天安门广场正接受毛主席检阅时,‘功臣号’突然熄火,整个坦克方队全‘趴窝’,那可咋办呀?”
卢沟桥下
紧张训练
为防止坦克熄火等意外事件发生,根据上级安排,之后的两个月内,董来扶所在的坦克方队,从黎明到黄昏,就呆在卢沟桥下的河滩里,紧张训练。
当年的卢沟桥,河滩内到处是黄沙,经常刮风,“训练时我们都在河滩训练场吃饭,小米干饭或馒头,饭里都是沙子,挑都没法挑,馒头一咬就‘嘎吱嘎吱’直响。”董来扶笑着说。
吃住条件差能克服,保持阅兵阵型也不难,最让他们发愁的还是熄火问题。坦克方队的战士们休息时,常互相问:“你的坦克怎么样了,会不会突然熄火?”“我哪知道,我心里也没底啊!”因此,阵型训练之外,战士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检修坦克上。
那一刻 我离毛主席只有20多米
1949年10月1日凌晨4点,天空刚露出一丝鱼肚白,驻扎在北京丰台的坦克团就早早吹响了起床号。
事实上开国大典前夜,官兵们兴奋得几乎是彻夜合不上眼,白天把炮管和坦克擦得锃亮锃亮的,“脸不洗没事,坦克不擦可不行。”
老人说,典礼当天,官兵们的早点是高粱米煮白薯和咸菜,“那年月,那条件,没啥好吃的,可心气高啊,那感觉比现在吃山珍海味都香。”
每辆坦克有车长、正副驾驶、炮手和机枪手5人。董来扶是“功臣号”坦克的车长兼正驾驶。
坦克兵们穿着统一的人字呢制服,头戴冬夏两用坦克帽,一个个威风凛凛地站在坦克旁,等待着检阅,“我们目不斜视,可都能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中外记者不断地给我们拍照。”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谈起阅兵式,老人的眼睛里依然闪烁着骄傲的神采。他说,营长王怀庆站在队前将小旗一举,大家就知道这是“注意”的意思。
接着,他又将旗子画了一个圈,大家就都发动起坦克,有辆坦克一时发动不起来,其他坦克便去牵引帮助发动。
坦克纵队开到南池子后,分成了3路纵队,其实本应分4路纵队,但因为当时天安门广场东西两旁牌楼只有3个门,只好变成3路纵队。
当时扩音器里传来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命令:“分列式开始。”董来扶率先驾驶着“功臣号”坦克驶到坦克方队最前面,清爽的秋风将坦克顶部的火红军旗吹得山响。
“毛主席挥手向我们致意,随后又向天空挥手,因为那时飞机编队也正好通过广场上空。”老人说,其实自己特别想多看毛主席几眼,但又害怕自己的车跑偏,影响整个队形,所以只能“瞅一眼,然后赶紧看路,得空再瞅一眼。”
为安全起见,坦克上装的是空弹壳,大家也均佩戴空枪套。董来扶回忆:当时他是第一次见毛主席,他和毛主席之间的距离只有20多米远。
“同志们好!”毛主席亲切地说。“毛主席好!”董来扶和战友们齐声喊,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
“功臣号”为嘛能打“头阵”
很多人都曾经问董来扶,这么多辆坦克,为嘛就“功臣号”能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成为“指挥车”?
这中间还蕴藏着一段极为光辉的历史。
董来扶原籍山东,“闯关东”到了东北。1945年抗战胜利后,八路军开进沈阳,同年10月,他就参加了革命。此时,东北野战军组建特纵坦克大队,因为董来扶懂得一些机械维修常识就进了坦克大队,成了副大队长高克的警卫员。
坦克大队组建时,一辆坦克都没有。当时,沈阳有一个日本人开的坦克修理厂,董来扶靠着几句半生不熟的日语,混进这个已被国民党兵控制的修理厂当小工,和高克里应外合,巧取豪夺一辆坦克,夺路而出——这就是日后成为“功臣号”的新中国坦克部队的第一辆坦克。在辽沈战役攻打锦州的战斗中,董来扶驾驶这辆坦克摧毁敌军80多个据点,战功卓著。平津战役中,董来扶又驾驶这辆坦克,摧毁敌军两个关键地堡,为此董来扶再立一次大功。
1959年,“功臣号”退役,作为革命文物,被永久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文/摄影翻拍 新报记者 任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