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君鹏,“网民游戏”的完胜 不再沉默的群体娱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贾君鹏,“网民游戏”的完胜 不再沉默的群体娱乐
2009年07月23日 15:56 来源:青年周末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网友的PS恶搞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贾君鹏,“网民游戏”的完胜

  ◎文/本报记者 张薇 陈七妹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7月16日,这条如此命名的空帖,用最简短的话吸引着呈几何数字般翻番的网民。

  网友迅速跟帖,跟出一个贾氏家族;眼疾手快的人肉搜索,得到有关贾君鹏的现实版人物;无限PS,“贾君鹏”的字眼上了《百家讲坛》、《新闻联播》等图片。

  一系列网民集体行为在同一个空帖的带动下出现,网民的这场自娱自乐甚至吸引了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

  于是,沉默的大多数,在这些集体游戏中,得到了发言的机会。“回家吃饭”的呼唤也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流行:呼唤我们所有想要回来而又要不回来的东西。

  一个空帖的连锁效应

  现在已经是无人不识贾君鹏,尽管谁也不知道到底谁是贾君鹏。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短短12个字,莫名其妙没头没尾,这样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的空帖,引发出一连串的网络效应:

  先是在最初的9个小时中吸引了超过40万网友的点击,百度贴吧的高楼瞬间盖起,跟帖超过30多万篇。贾君鹏家族挨个建立,贾君鹏以及贾君鹏的七大姑八大姨甚至班主任的ID都纷纷现身,挂着这些ID头衔的网友的戏谑跟帖不断圆满对贾君鹏这个角色的丰满想像,俨然一场贾家舞台剧:

  “知道了,真烦”。

  “我今天不回去吃饭,我现在在网吧吃饭呢。你帮我给妈妈说一下。”

  “乖孙子,快回来吧,奶奶来看你了。”

  “贾君鹏鹏这个孩子平时还是很乖的,但是鉴于今天中午不回家吃饭,严重影响班上的风气,贾君鹏鹏的父母也多关爱一下。不要让孩子这样下去了。”

  “贾君鹏鹏在我家玩呢,他说不回家了。”

  到底谁是贾君鹏?

  有人开始着手人肉搜索,贾君鹏一下子成了当天的谷歌热词,甚至还有网友贴出了印着贾君鹏名字的身份证。

  网友继续为原本无意义的水帖“增加”意义,带有“贾君鹏”字样的PS图片相继诞生,有网友在易中天《百家讲坛》的照片下方写,“大家好,我是贾君鹏的班主任”,也有网友在一群外星人举旗的照片中PS上“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标识,或者让这几个字出现在《新闻联播》的字幕中,贾君鹏成了无所不在的符号,终极的指向是一场集体无意识的搞笑和乐子。

  贾君鹏的故事还在继续,已经不似仅仅“吃饭回家”那么简单。

  贾君鹏回家吃饭的意义被无限夸大和扩张——

  有人说是处于怀旧的情结,就像和菜头博客里说:“贾君鹏鹏同学明白这个道理,30万网友明白这个道理。要证明一个混蛋还没有长大成人,只需要在小巷里喊一声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童年的玩伴就冲了过来,童年也就那么回来了。”

  有人说是因为《魔兽世界》,《魔兽世界》服务器关闭超过了40天,网友期盼“开服”,于是也就有了这样的解释:如“贾君鹏鹏”等于《魔兽世界》,“妈妈”等于魔兽中国现在的服务商网易,“贾君鹏鹏的七大姑八大姨”则是其他网络游戏。

  从一个空帖,到盖楼、站队、PS、讲故事、探含义……在贾君鹏这个网络符号下,网民的集体行为都在这个符号下一一呈现。

  那些高调的集体“动作”

  贾君鹏,简直是将网络群体行为发挥到了极致。

  网游中有种大型角色扮演类游戏,叫MMORPG。成千上百万的网友,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网络上的群体行为,就像MMORPG里的混战,各自为阵,都有看家本领和家学渊源。看似群体无意识,实际是在表态的同时,维护和谐。

  ◎观光

  网络上的观光团跟天安门广场上的旅游团一样,导游举旗,团员跟随,扑到共同的目的地,拍照走人。网络观光团是纯粹的散客,哪里有劲爆话题,就往哪里钻。他们不肯匆匆来,悄悄走,一定要在评论中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于是“天涯观光团”、“豆瓣观光团”就出现在所有有趣、有料、有争议的网页上了。

  ◎成立教派

  昔日的芙蓉教、菊花教、咆哮教、梨花教、红衣教都已无人问津。如今的网络教派一个帖子就能成教。不需要依托某个论坛,更没有领头人物,每个人都可以自立门户。通常一个教派要想瞬间流行,教主一定是雷人的,教众一定是反讽的。

  ◎PS

  从猥琐男照片发展到红领带灰西装cosplay秀,现在的PS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恶搞。用图片说话、发表意见,才能挑起网友们动手的兴趣。

  ◎杜撰

  如果你去百度知道吧问“菜鸟”是什么,发十遍问题,得到的答案都一样。如果你去问 “信春哥,得永生”是怎么回事,或许会得到 9个回答。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的文采和跳跃思维,演绎和杜撰已经成了练就论坛妙语的最佳方法。一句“信春哥”都可以给你衍生出一篇真假难辨的高考满分作文,“百度知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排

  看帖不留言不是好网友。一个“排”字、一个“re”字,就能生生把完全没有营养的 “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在9小时之内,制造成中文互联网的奇迹。如果你觉得可悲 ,那也有点极端,排,看似只是做标记,却也是最言简意赅的认同和支持。

  ◎转帖

  来自开心网的信息繁殖新方法。无论看到什么好玩的,可怕的,有趣的,无聊的,打动人心,叫人恶心的帖子,直接一点“转帖”按钮,帖子就像震荡波一样,同时转发给无数人。大家都转起来,“大张伟嗑药真相”的视频几分钟就能被媒体发现,成为报纸头条。

  不再沉默的群体娱乐

  ◎文/和菜头

  从观光、教派、PS再到转帖,这些行为催生了不只一个“贾君鹏”。别说这是无聊,网络世界的集体行为也许就是一种集体游戏,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的立场——生生玩出来社会新闻,比如贾君鹏事件被主流媒体的报道;活活玩出来的社会意义,比如“回家吃饭”被诠释成怀旧或者要求开服,甚至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流行:呼唤我们所有想要回来而又要不回来的东西。

  任何一个职业编辑都能敏锐地判断一篇网文是否能够构成一个新闻事件,但是判断一个网友乐于参与的游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新闻事件会让许多人关注,引起很高的关注度。谁掌握新闻事件,谁掌握网络影响力和话语权。但是,网络游戏的参与度和粘着度远远高于新闻事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而且有大量的人能够参与进来,使得游戏能够维持很长的时间。

  许多人谈到过七八年前的新浪新闻跟帖,也说到今天网易的新闻跟帖。我始终认为,这种行为和新闻无关,而是网络游戏的一部分。当年在新浪发“河北人民发来贺电”的家伙,和今天在网易新闻跟帖盖楼的家伙,是同一类人,在行为上采取了相同的逻辑。不要以为新闻因此变得重要了,新闻只是导引入口,跟帖是网民的游戏场。极端一点考虑,可以完全去掉新闻本身,游戏一样可以继续。春哥的出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入口完全不是新闻性的,而是游戏本身造就了新闻性,网民活活玩出了一条社会新闻。

  我觉得这种参与游戏的力量更为凶猛,这个世界早已经彻底娱乐化了。前几天看迈克·华莱士的自传《你我之间》,有一句话我隐忍不发:华莱士没有在做任何严肃新闻,那就是一档娱乐秀。只是所有人觉得他很高端,很新闻而已,电视节目的本质就是娱乐节目。60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个极为严肃的话题,那不是扯蛋还能是什么?华莱士在60分钟内就能提供足够的内容,深入地分析,那么要学者干什么?包括《探索频道》和BBC的纪录片,用视觉画面代替亲历和思考,那也是一种娱乐而已,让观众在电视机前觉得自己有所理解和认知,这和现实的关系基本为零。

  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很残疾,不是专注于娱乐性,而是专注于教化的力量。现在网络也有这种趋势,平媒和电视的从业者卷入,使得这个行当变成了既有的媒体在网络上的简单克隆。同时,连业内专家也在提供错误的弹药,说什么中国的网络太过娱乐化。不是太过娱乐化,而是根本娱乐得不够。沉默的大多数之所以是沉默的大多数,是因为他们没有可以参与的活动。屈指数一下,在网络上的集体游戏有几种范式?投票、跟帖、Digg、转载,还有什么?有什么可以使得一个游戏不断强化,无数人不断加入,就像传统的黄色段子,经过无数人不断加工丰富,最后达到极强的效果?

  在网络上无论做什么,无论你想要达到什么效果,首先应该是让它具有游戏性质,其中蕴含游戏性,门槛足够低,以至于所有人都可以参加。你可以把有效信息附载在游戏里,但要把信息传播本身当作了游戏,那是没有多少希望的。一句话,一切都应该看起来像个游戏。以往的电视所控制的世界里要求娱乐至死,网络的世界要求游戏至死。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