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突然逝世。当天某出版社就确定了有关这位摇滚巨星的图书选题;30日该社编辑便拿到了样书;两天后,一本13万字的迈克尔·杰克逊传记已火热出炉摆在了书店里。整个过程,用时不过7天,其中内容写作只花了两天。一位读者在网上留言说,这是在用做新闻的方式做图书,用开车来比喻的话,就是出书的“飙车”。
出书“飙车”引发广泛争议。这样的快书好不好?它对图书出版、创作质量乃至文化生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不能用历史文学的价值评价快书
黄芝晓
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世界各地的歌迷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悼念心中的偶像。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群星荟萃举行了悼念专场演唱会,为他送行。在中国,一些歌星发起了纪念他的演唱会,歌迷们为他设立纪念网站。一位流行音乐偶像受到了如此隆重的纪念。
同时,出版商很快出版了有关迈克尔·杰克逊的“快书”,而这种“快书”受到了质疑。其实,我觉得这大可不必上纲上线。
出版商抓住这个商机,在短短一周内出书,为的是满足读者和粉丝们的好奇心,挣到名人传记热的第一桶金,这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快书还为许多想在短时间内了解迈克尔·杰克逊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怀念的方式,勾起了许多粉丝对偶像的记忆和情感。
另外,“快书”是对迈克尔·杰克逊生平情况的大致介绍,不能从评价历史、文学作品价值的角度来评价它,更不能把它当作正史、传记等文学作品或者正式的研究著作来看待。如果是一部外文版的迈克尔·杰克逊传记或者研究他生平的著作,要经过翻译、校对等多道程序,那肯定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打磨后才能出版的“慢书”。所以,快书有自己的定位,不能对它简单地指责。
尽管“快书”满足了部分读者的“求知欲”,但两天内赶出的内容,难免质量粗糙。有的内容来自网络,版本也与十多年前的旧版相差无几。正如一些读者一直很期待迈克尔·杰克逊的自传会有个正式的中文版,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么一个摘录网上现有资料汇集而成的册子,心有失望。一味追求速度,真实性肯定会受损,质量上也难以保证,这是出版商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毕竟出版物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快书”,来得快去得也快,它的热度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这家出版社已经表示,上市之后就不会再版,因为之后的传记热将马上到来,国外引进的版本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这样的“快书”难以与之竞争。
当第一时间的好奇过去后,人们将注意力放在名人更深层次的问题上,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内心世界、他死因的来龙去脉等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的题材上时,出版社这时想快快地忽悠,也快不起来了。
“仓促”之下低质量的借口
思 引
两天,两位作者,十三万字。一部名叫《天堂里的太空步》的书近日上架,纪念刚刚去世的美国一代歌王迈克尔·杰克逊。一场“太空步”横空出世。封面所标“编著”的字样大体解释了“奇迹”孕育而生的过程。然而,急切的读者在购买该书后,却失望地发现严重“注水”的情形。
面对质疑,其中一位编著者明确表示,该书赶的就是第一个上市,否则没必要出。同样,这也是出版社的初衷,所谓机不可失嘛。若单纯由市场战略角度来看,如此商业行为本也无可厚非,即借助时效优势占领市场。
商家之所以做出这样判断,大概以为市场热情高涨,读者又易先入为主,因此能赚一波大行情。可问题却在于,如果时效性作为出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否就能成为出版图书“仓促”之下低质量的借口?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是否就能改变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无奈的是,在出版业争先恐后、推波助澜下,这一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不断挑战着出版行业的“纪录”。
更为糟糕的是,一旦“快餐式”的出版文化开始形成,笼罩着心浮气躁的市场大量充斥应一时之景、图一时之机的低质量出版物,其中也包括那些“日译万字”、“漏洞百出”的翻译作品,不仅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出版业的秩序与信誉,也容易固化为低层次的阅读氛围与文化传播。众所周知,印刷出版、知识传播和文化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或许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事实上,一波接一波的“商机”正是一次次“机遇”:如何树立品牌形象,传播文化知识,共享双赢,方为“机”不可失。
出书“飙车”折射出版业需规范
董 阳
即使对乐评人江小鱼和诗人星汉这样熟悉迈克·杰克逊的专业人士来说,要在两天内完成一本由事实和评论构成的传记也是“令人惊讶的任务”;那么对于那些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的诸多“枪手”而言,“飙车”写作则无异于瞎子摸象,然后为象写生。
类似的现象也发生过。著名演员陈晓旭去世后,一家图书公司曾在一星期内编写出一本陈晓旭的传记,结果陈的家人不同意出版,原因是对内容的真实性不放心。
正常情况下,写一本传记,从采访到核实情况再到完成写作,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像这样紧跟突发性新闻的传记作品,除非作者早有准备,否则没有资格为人立传。而现在出版界的情况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结果是你快,我比你还快,“飙车”出版越来越普遍。
同时,在国内出版界,一些涉及国外的著作权和真实性问题,如果销量不是特别突出,没人会注意,也就存在无人追究的可能,违规操作的成本很低。因此这种快书拼的不是质量,而是速度,谁在第一时间出谁就能挣到钱,至于内容,往往是根据网上现成的资料拼凑起来的。
出书“飙车”、“抢跑”层出不穷,意味着出版行业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亟须自律和规范。在迈克尔·杰克逊意外去世之后,人们急切想了解有关他的一切,因此传记的出版速度对于出版商而言,无疑意味着效益。但是,图书的写作和出版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条件不具备就不能出,这一条必须坚持,这既是对传主负责也是对读者负责。
“快书”仅仅是让人知道
一 鸣
随着流行音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去世,一场关于迈克尔·杰克逊传记的图书市场争夺大战在国内外上演。在国内首先出现了一周内赶出来的《天堂里的太空步》,引发了业内“快书能否出好书”的质疑。
虽然遭到许多诟病,但“快书”未必一无是处。首先,在全球媒体的聚焦之下,一些不熟悉和熟悉迈克尔·杰克逊的中国人都想在第一时间了解他,重温他,怀念他,“快书”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满足国内读者的好奇心和情感上的需求。
其次,“快书”仅仅是让人快速“知道”巨星的读物,没有承担一本深度的传记或者回忆录去“深挖”巨星的功能。另外,“快书”虽然被人指责为网上资料的下载,但是面对爆炸的网络新闻,人们无暇浏览有关迈克尔·杰克逊潮水般的网页,“快书”整合网络资源不失为一个方便法门。在没有电脑网络或者电视的地方,书倒是成了最容易到达读者手中的传播物。
其实,不仅仅是本土的出版商在第一时间内推出“快书”,英美的出版商也在竞相出书重印。在美国,著名传记作者霍尔珀林本来为迈克尔·杰克逊的50场伦敦演唱会创作了一部《毫无伪装:迈克尔·杰克逊的最终岁月》,原计划7月底推出。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一传来,作者霍尔珀林立刻加班,改写了其中50页。出版商预计该书在美国销量可达“50万至100万册”。与此同时,英国兰迪·塔拉波雷利所著《迈克尔·杰克逊:魔力与疯狂》一书销量已在亚马逊英国店飙升至第28位,由于歌迷疯抢一度断货,出版社紧急重印该书8.5万册。
“快书”反映了激烈竞争中的国内出版界对商业灵敏的嗅觉,然而,内容以编辑为主,质量粗糙,让不少国内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们大失所望。据说,迈克尔·杰克逊本人的两本自传《月球漫步》和诗集《梦舞》在英国已经卖到脱销。中国读者要看到经典的迈克尔·杰克逊自传中文版,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这就需要出版社的动作慢一点,才能“慢”出精品力作。
无法“飙”出的是品质与内涵
李北陵
从媒体报道来看,这本13万字的迈克尔·杰克逊传记由两人操刀,两天之内完成。且不说两人合作出书须先拟提纲,并花工夫讨论修改,少说也要占去半天时间;就说两人分工每人写6.5万字,即便按每天12小时、每分钟打40个字计算,两天之内也难以完成,何况还是必须动用脑子的人物传记撰写!
人物传记,必须兼具真实和生动两个特征。只有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形象真,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拔高溢美,才能对传主负责,也对读者负责。而要做到真实,就必须全面搜集、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并细心鉴别,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和考证。想想看,迈克尔·杰克逊这样一个世界关注的风云人物,从5岁第一次登台到50岁突然去世,在长达45年之久的舞台表演生涯中,有多少精彩故事,又有多少是是非非。不要说在两天写成这本传记,就是真正完成翔实资料的收集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两天时间够吗?
何况,人物传记写法必须生动。要把人物写活,写成栩栩如生的血肉之躯,而不是干巴枯燥的偶像,必须反复推敲,下一番工夫。
然而,不可能的事竟然发生了———两个人竟然只用两天时间写成了一部杰克逊传记。这一“奇迹”的出现,说是仅仅靠两个作者“两天没睡觉,一直在赶”,又“对迈克尔·杰克逊非常熟悉”,写起来“得心应手”,谁能相信?
心细的读者将杰克逊传记与网上流传的1989年版《太空步》电子版进行对照,发现不仅很多内容非常相近,甚至连“直到现在”也没有“与时俱进”———杰克逊传记中的记录依然停留于20多年前。难怪网友牢骚满腹:我们一直很期待,却没想到等来的是摘录网上现有资料的书。
这就是用做新闻的方式做图书?就是用“飙车”速度写出的书?真实性不必说了,文笔的粗糙也不必说,单是版权和质量问题就让人摇头出书“飙车”,无法“飙”出的是品质与无涵。应该问问出版社,以这样的“飙车”速度滥出书,社会责任何在?
“慢书”为何越来越少
谈旭栋
提到“快书”这个话题,我联想到去年有篇文章《西塞罗的愤怒》,涉及到了学术著作的翻译问题。文章针砭一本书的翻译硬伤,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如今的图书翻译,错译、乱译所在多有。翻译者往往为了赶时间、省精力,不去了解背后的文化与理论,而是简单地断章取义,乃至分配好几个人翻译一本书,这样有速度没质量的图书,对读者真不知是福还是祸。
出版界中诸如快读、错译、“快书”之类的现象层出不穷,我无意否定“快书”的存在,正如我不能否定功利化、商业化的存在价值。但我想到的是:与之相对的,那些饱含着思考与独立文化精神的书,那些十年磨一剑的“慢书”,却为何越来越少了呢?
《十万个为什么》、商务印书馆世界汉译学术名著、网格本世界名著等图书,成为了多少人的文化记忆。但这样的经典图书,在今天能坚持出版的已属不易,重印、再版更是鲜有听闻。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读学术书、文学书,但这些图书有无可替代的文化地位,承载着独立的精神与思想。
“快书”并不可怕,出版界市场化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市场化的背后,我们习惯于浅尝辄止的功利阅读,习惯于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书籍。如看书和查阅网络资料的不同,在于前者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与各种想法,思索各种事件背后的意义,或者得到美的体验。当读书已经和查阅资料别无二致的时候,我们思考与审美的权利已经在无形中被剥夺了。
当然,在竞争激烈的当今出版界,怎样的呼声都可能微不足道。但我想说,任何对于文化与责任的追求都不会没有意义,读者永远会记着那些不太华丽但质量精湛的书籍和书店。借用大法官韦伯斯特的话,“这是一家小书店,但是有人爱着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