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后代隐居神秘"大宅门" 建筑蕴藏周易玄机(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郑成功后代隐居神秘"大宅门" 建筑蕴藏周易玄机(2)
2009年07月12日 06:10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闽粤结合的奇特建筑

  采访中,在“九九奇门屋”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八十多岁的郑老伯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里,六德堂过去有一块木质的牌匾,上面把郑氏后代从福建迁徙到怀集的整个过程讲得清清楚楚,不过可惜的是,这块木匾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腐烂,不知所终。

  然而,“九九奇门屋”却奇迹般地保留下来,在它的身上,我们还是能找到不少可以印证六德堂族谱的蛛丝马迹。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曾经来过六德堂。他说,这个大宅子确实和传统的岭南民居不太一样。它没有广府建筑最具标志性的镬耳墙,而是刀墙,这是福建那边的建筑才有的特点,却很突兀地出现在了粤西。同时,九九奇门屋不可避免地也有许多岭南建筑特有的风格,比如随处可见的灰塑、木雕。总的来说,它就是闽粤这两地的风格在建筑上的一种融合。为何会有这样的特点,只能从当时建造者本身去寻找原因。用文化学者谭元亨的话来说,这种融合也是一种“审美上的落差”。“九九奇门屋”外面的墙基、山墙还是比较粗糙,但是里面的屋檐、壁画却十分精致,典型的外粗内细。这样的“落差”也是不同民系建筑文化融合的体现吧。

  贸易传奇:厘竹的故事

  厘竹:竹中之王

  “九九奇门屋”背后,是一片葱郁的竹海。郑氏后人,几百年来就是依靠竹子营生繁衍生息至今。

  林昉告诉记者,坳仔镇漫山遍野生长着的这种竹子叫厘竹,当地人也叫它茶竿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高且直,不易虫蛀、不易腐烂,号称是“竹中之王”。有史料记载,清朝道光年间,一位大浪村的村民曾经砍下一捆厘竹,千里迢迢地背到广州摆卖,被一位英国商人买了去。商人将竹子带回英国,当地人对这种异国竹子大为赞赏,它气味清新而又坚不可摧,是竹制品的最佳原料,更值得一提的是,用厘竹做成的鱼竿质量好极了,一根手指粗细的厘竹做成的鱼竿吊起5公斤左右的鱼也不在话下。如获至宝的英国商人很快在大浪村所在的坳仔开了收购商行,长期大量地将这里的厘竹贩往国外。1925年,有一个名叫莫古里的美国专家闻讯而来,到大浪村一带住了大半个月。当时村民完全不知道这个外国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知道他没事就在村前屋后的竹林里流连。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位古怪的外国人实际上是美国大名鼎鼎的植物学家。他回国之后,将大浪村的厘竹编入了《世界竹子研究》一书。1975年,莫古里的学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地理学会副主席马丁遵老师遗嘱,为充实《世界竹子研究》一书再次来到大浪村考察,这一久远的典故背后的故事,才终于浮出水面。

  郑氏后人,因为这种神奇的厘竹而在异乡的土地上快富大富起来。

  九九古道通商贸

  六德堂屋后茂密竹林里,有一条非常隐蔽的古道,全部用青石铺成,巧的是这条古道也正好是九十九级台阶,沿着它可以一路走到绥江边。当年的郑氏后人就是依靠这条古道将竹子运到广州、澳门乃至世界各地。这条青石古道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砌成台阶状,另一部分则是马道,没有台阶。可见当时郑氏家族从事厘竹的产业非常大,家里屋后的道路都设成了人货两用通道。

  黄伟宗说,作为并不沿海的内陆小乡村,怀集博物馆里居然有不少外国古钱币,这说明怀集是当时海陆丝绸之路一个重要对接点。郑氏后人虽然在此隐居,但是并没有封闭他们的思想,而是积极参与了当时的海外贸易,“海洋文化独特的包容性为郑氏家族带来了别样的辉煌与较为先进的思想。”

【编辑:朱鹏英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