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7月11日电 (邹瑞玥) 上海是七月二十二日日全食的最佳观测点,这三百年一遇的盛事,唤起了上海市民对天文空前高涨的热情。七月里,上海科技馆推出以“日全食”为主题的系列天文活动。在下午的“天文盛世·日食奇观”讲座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专家详细讲述了如何观测日全食的方法。
自家阳台,办公室窗口就可观测
原上海天文台台长赵君亮在讲座中介绍说,某一个特定的地点,一般三至四百年才有一次观测到日全食的机会。此次,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可观察到全食景象,中国的大多数地区可以看到日偏食。下一次全国大规模可见日全食,要到二〇三五年。而上海要成为日全食的最佳观测点,得再等三百年。
“自家阳台、办公室的窗口、广场及公园绿地上,都是理想的观测点。”赵君亮说,但要注意周围不存在妨碍观测的建筑物等。
使用专业观测器具
“观测时一定要注意眼睛的保护。”在讲座上,赵君亮反复强调。一定要使用专用滤光膜制作的观测眼镜,望远镜的物镜前要加上专业的减光装置,不要试图用废旧胶片、光盘、普通太阳镜等观看日全食,这些都会伤害眼睛。只有在全食最高潮的五分钟里,可以用肉眼观看。
由于此次日全食的全食带穿过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大国,有人预计,此次观测日全食人数可达四亿人,这一次空前的观看将列入世界纪录。
日全食时该看什么
赵君亮说,在日全食最高潮的五分钟:食既到生光的五分钟里,倍利珠无疑是其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在月亮与太阳即将重合的一瞬、以及即将错开的一瞬,可看到如钻石般闪耀的一道弧线。这道光芒转瞬即逝,维持时间最多一至二秒。
除了倍利珠,日冕、日饵等也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景象,太阳完全变成黑色光球时,外围的一道银白色光芒就是日冕,它是太阳最外层大气;全食过程中,会看到太阳色球层不断喷发形似浮云、喷泉、拱桥或火舌的气体,这就是日饵,这些都是只有在日全食最高潮的五分钟里,才能用肉眼目视的难得景象。
赵君亮说,二十二日上午为晴天或少云的可能性非常大,初步估计天气将非常适宜观测。
中国制造世界最大的单个射电望远镜
讲座上,中科院院士叶叔华女士为观众介绍了中国目前在大型天文望远镜项目中的研究成果及重要贡献。今年是天文望远镜发明和使用四百周年,联合国因此决定将今年作为“国际天文年”。这四百年里,望远镜经历了折射、反射、空间望远镜等多次革新。中国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线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已于去年完工,今年六月完成验收,它是目前国际上视场最大的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中国也在计划制造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射电望远镜,项目预计已经开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