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笔都妙“笔”生花 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华夏笔都妙“笔”生花 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07月09日 19: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南昌七月九日电(记者 段长征 实习生马裕淇)七月九日,天气闷热。江西进贤县文港镇周鹏程家中,数位制笔艺人却忙碌着制作毛笔。“六月初,我们接到日本、台湾客商订购的毛笔,目前我们正在精心赶制”。出身制笔世家的“中国笔王”周鹏程向中新社记者解释说。

  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一个人口六点四万人乡镇,因生产毛笔历史悠久享誉中外。二OO三年十二月,该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等冠以“华夏笔都”称号。

  区区江南小镇,何以“封都”冠名?记者就此采访了进贤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文先国。

  文先国称:“二千一百年前,文港人就有制笔的技艺。秦朝时期,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发明毛笔后,由他的学生文港人晏殊及其后人将毛笔制作方法继承下来。自晋代开始文港人就开始大量制作毛笔,至今镇上还保留着当时制笔世家周氏家族祠堂,见证着文港人一千七百多年制笔历史。”

  文先国说,到明清时期,文港毛笔达到了鼎盛时期,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此后,文港制笔人开始走出去,寻找市场。该镇周虎臣先后在上海和苏州开设“周虎臣笔庄”,镇上邹发荣在武汉开设“邹紫光阁笔店”,这两家生产的毛笔上供皇宫天子大臣,下为百姓学子,其产量之大、质量之优均为中国之最。

  据文先国介绍,到晚清民国期间,“上海周虎臣”、“武汉邹紫光”、“北京李福寿”和“湖州王一品”号称中国四大名笔,而周虎臣与邹紫光均为文港镇人,可谓文港毛笔占据中国半壁江山。

  “文港毛笔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注重‘尖、齐、圆、健’四德。即笔头尖、笔锋齐、笔身圆、毛体健,软、硬、柔集一体,刚中有柔,能硬能软,吸水性强,书写流利,锋如一根线,下笔铁划银钩,收得拢,撤得开,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周鹏程拿着刚制好的一只毛笔向记者展示说。

  据介绍,如今文港镇家家户户都做毛笔,有一点五万人在全国各地做毛笔生意。制作的毛笔“大如扫帚小如针”,品种繁多,笔类齐全,分狼毫、羊毫、紫毫、石獾、斗笔、眉笔、条屏、排刷八大类,共一千余个品种。毛笔笔头色彩斑斓,红、白、黄、绿、青、蓝、紫七色俱全。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如今文港毛笔占中国毛笔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有百分之九十的书画家在使用文港毛笔。不仅如此,“文港毛笔还远销日本、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数十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贤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万筱飞告诉记者。

  当地政府部门介绍,文港“毛笔制作技艺”已入选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已开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

【编辑:宋方灿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