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加了作料的《龙须沟》,还是老舍的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肖复兴:加了作料的《龙须沟》,还是老舍的吗?
2009年07月09日 15:53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加了作料的《龙须沟》,还是老舍的吗

  对老舍先生的尊重,首先应该对其作品尊重,改编其作品尤其要体现这种尊重。老舍先生不是一块肥肉,可以任我们由着性子为我所需地随意切割,然后猛添加辅料和作料,烹炒出我们自己口味的一道杂和菜,还非得报出菜名说是老舍先生的。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他的作品一下子“热”了起来,电视上新版《四世同堂》刚播完,紧接着《龙须沟》又粉墨登场。

  老舍先生自己说:“在我的二十多年的写作经验中,写《龙须沟》是最大的冒险。”同时,他又说《龙须沟》“是本短剧,至多三幕,因为越长越难写。”如今,李成儒执导并主演的电视剧《龙须沟》铺排成了30集,肯定是对老舍先生怀有感情,并且是知难而上。

  只是,李成儒执着并标榜的京味儿,并不能支撑起这样庞大的铺排;更重要的,所谓地道的京味儿,并非老舍先生的唯一和精髓。

  在创作《龙须沟》的时候,对其中的人物,老舍先生曾经明确地说过:“刘巡长大致就是《我这一辈子》中的人物。丁四就是《骆驼祥子》里的祥子,“丁四可比祥子复杂,他可好可坏,一阵明白,一阵糊涂……事不顺心就往下坡溜。”老舍先生没有说程疯子来源于谁,但应该是他在1948年至194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鼓书艺人》里的方宝庆,如今电视剧里的程疯子也叫宝庆,看来也是顺着那一脉繁衍而下的。

  问题是,电视剧里的这几位重要人物都与老舍先生的作品相去甚远,肆意的编排,远离了老舍先生对时代的认知和对艺术的把握。以程疯子为例,如果说他是来自方宝庆,如今却已经找不到一点儿《鼓书艺人》里的方宝庆的影子了。电视剧《龙须沟》和电视剧《四世同堂》一样,过多地加重了人物抗争和革命的色彩,这当然没什么不好,却有些置老舍先生的文本于不顾,说不客气点儿,有些把老舍先生当成一件光鲜的衣裳披在身上,但这已经不是老舍先生本人了。

  小说里写到的方宝庆,其性格老舍先生说是“世故圆滑,爱奉承人,抽不冷子还耍耍手腕。”当然,这是社会使然,为生存所迫,他是属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他也抗争,也和革命者孟良接触并受其影响,但写得都很有分寸,没有离开作为艺人说书生涯和作为父亲和养女秀莲关系的范畴,他最大的愿望是建书场,办艺校,就是卖艺不卖身,“‘你不自轻自贱,人家就不能看轻你。’这句话可以编进大鼓词儿里去。”他的抗争和革命,便和他和秀莲的残酷命运,和自己的愿望的无情破灭,这样两条线息息相关,体现了老舍先生现实主义的非凡笔力。

  如果电视剧能沿着这样脉络和根系铺排发展和改编,进而一步步把这样一个艺人逼疯,在新社会重新焕发艺术的青春,实现了他苦求的愿望,也可能会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可惜,电视剧里的程疯子基本上偏离了这两条线,外加上为抓写报道的进步学生孙新而将程疯子抓进牢房,程疯子为找地下党而给丁四下跪等情节,和走得更远的丁四袭击美国大兵、偷拉孙新出城等情节一样,背离了人物的性格,而且,使得对立面黑旋风等反派人物完全脸谱化、漫画化,将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社会和人性内涵的老舍先生的作品简单化和概念化了。

  至于增添的周旅长的太太和京剧演员杨喜奎的戏份,走的则是张恨水先生《啼笑姻缘》的路子,更是和老舍先生大相径庭。

  这就牵扯到对于老舍先生的理解,老舍先生的作品延续着他一以贯之的对下层百姓的世事人情的真实描摹中,揭示世道与人心两方面:既有对于不合理的世道的抗争和未来新生活的企盼,同时也有对人心即国民精神自身的批判和期待。无论程疯子和方宝庆,丁四和祥子,并完全同属一人,前后所处的时代也不完全一样,但他们的性格是前后一致的,老舍先生对他们的认知是一致的,可以编排演绎出新的情节和主题变化来,但不该太离谱太随心所欲,或为迎合今日的需求而李代桃僵。

  (肖复兴)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