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女性车厢”试试何妨? 问题来自社会观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地铁女性车厢”试试何妨? 问题来自社会观念?
2009年07月02日 08:21 来源:青年周末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女性车厢,试试何妨?

  -日本地铁公司称,女性车厢成本低

  -北京地铁公司说,问题来自社会观念

  北京市政协委员王茁要将他的这份“地铁列车设置女性车厢”提案进行到底。

  6月初,提案一出,饱受争议:开辟女性车厢以防止性骚扰,这不是要增加地铁公司的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吗?这不是强调男女不平等吗?

  成本到底有多高?据《青年周末》记者对日本地铁公司的采访,对方称开设女性车厢没什么特别开销。为了解决男女不平等的观念之争,日本地铁公司甚至已经将“设立男性车厢”的讨论提到明面。

  北京的地铁公司也认为,开辟女性车厢的问题更多的来自社会层面,“性骚扰的问题不仅地铁有,公交车也有啊。”

  既然成本低廉、无技术障碍,试试又能怎样?用王茁的话说,说不定还能提高全社会尊重女性的意识呢。

  提案初衷

  -直面“性骚扰”

  去年12月份,北京市政协委员王茁就在单位内部网站上发了帖子,征询大家对地铁的意见。

  他的单位在复兴门附近,很多同事都住在地铁1号线沿线。结果,很多女同事纷纷反映,主要是两条:一条是说地铁太挤了,上不去;第二条就是在地铁里受到的骚扰事情比较多。

  “于是我就想,如果在地铁里面设一个女性车厢的话,女士们就会感觉相对更加安全一些。但政协提案光有少数人的想法还不成,需要有社会群众基础。”王茁在6月29日接受《青年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他特地做了一些社会调查,“复兴门地铁站在北京是一个重要的换乘站,我就到这个车站做现场调研。特地戴着我的政协委员的胸牌,在早上上班时,随机问了差不多30位女性。一半以上的女性都表示上班时间非常挤,很难挤上去,有时候要推上去;起码40%的女性表示,她们曾经在地铁里受到过骚扰。”

  为此,今年北京“两会”时,王茁就写了这么一个“在北京市地铁中设置女性专用车厢”的提案。

  王茁拿着他写好的这个提案,征求了政协有关领导的意见,领导建议最好回避“性骚扰”这个词。于是,王茁在这个提案中,就把性骚扰这个词改掉了,改成“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这样,提案中列出的理由,从明面上看只写了女性在高峰期很难挤上车。

  不过,王茁对《青年周末》记者表示,其实性骚扰是首要的问题。现在女性车厢已经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性骚扰也可以正式列入讨论的范围之内了。所以他如今对媒体陈述理由时,已经不回避这个问题,都会提到性骚扰。

  体验日本女性车厢

  -避免了与陌生男子脸对脸的尴尬

  王茁还上网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有些国家和地区实际上有设立女性专用车厢的先例,比如日本、韩国等。

  在这些开设女性车厢的国家里,到底女性车厢会给女性提供怎样的便利?搭乘女性车厢感觉如何?

  在日本东京上学的中国留学生袁芳在6月27日接受《青年周末》记者采访时讲述了她在周一上班高峰期搭乘女性车厢的经历。

  “因为全部是女性,避免了与陌生男子脸对脸的尴尬。车厢中,有的人在静静地读书;有的人拿出手机不停地按着;还有的人干脆不避讳别人的目光,化起妆来。旁边会有上了年纪的妇人对化妆的小姑娘嗤之以鼻,嘀咕她,‘真是太放肆了,没有男人在也不能在公共场合化妆啊。’要知道,日本女人一般不在公共场合化妆。”

  “女性专用车厢”的粉色标识、清一色的女性排队队列、相对宽敞的车厢空间……这一切都是日本女性车厢的鲜明特征。

  与北京的地铁相比,日本的地铁的拥挤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想要坐上地铁,需要靠站员把乘客用力推挤进车厢,有了女性专用车厢,我们就轻松多了。”“不过,男士们好像还是很辛苦啊。”

  女性车厢也的确让袁芳放松起来,一般情况下,她会趁机闭目养神,只不过“车厢中交织着各种香水的味道,让我觉得鼻子总痒痒的。”

  袁芳经常搭乘的是东西线的地铁,“东西线只有早上才有女性专用车厢,要是晚上回家的时候也有就好了。”袁芳说,“日本人晚上下了班总习惯喝一杯,那些喝醉酒的人才恐怖呢!”

  日本地铁性骚扰情况严重,女性车厢正是为了减少性骚扰而设立。

  最早设置女性专用车厢的是京王电铁公司。2000年12月,提供东京市郊往返服务的京王电铁在试车过程中,将列车最后一节车厢设置为女性专用车厢。2001年3月起,开始正式运营深夜女性专车。

  此后,日本国土交通部在2005年开始在全国推进女性专用车厢服务。目前,JR(日本旅客铁道)及许多民营铁路,皆提供此服务。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