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追悼会及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6月11日,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近万名各界人士前往吊唁。 中新社发 李学仕 摄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一日电 (记者 应妮)生前兢兢业业,死后哀荣备至——这,可以说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的写照。
如果仅仅是一个播音员之死,恐怕不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度。从罗京六月五日逝世当天,华文媒体就开始不断铺天盖地报道,其同事朋友也不断在网上或采访中表达哀思之情,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一纸唁电,更是将这种哀悼上升到相当的高度。
有评论认为,罗京的逝去,标志着一个播音时代的结束。的确,二十多年来他以沉稳、大方、庄重的播音风格独树一帜,本身已经成为中国播音员的标杆;举目播音界,很难有人接下衣钵。但是否因此,《新闻联播》就将会改换风格,结束一个播音时代,恐怕还言之过早。
笔者认为,与其说是一个播音时代的结束,不如说是一个时代记忆的结束。罗京主播《新闻联播》二十六年,一九八零年之后的几代人在他的声音中长大,八零前的父辈则在他的声音中经历时代变迁,世界剧变,巨人逝世,国家大庆……有血有泪,有笑有痛的记忆中,抹不去的是罗京那铿锵沉着的声音。
如今,一旦这声音“人间难得闻”,那些记忆全部涌上民众心头,大时代的变迁中牵连着个人命运的轮转,再加上罗京的英年早逝,瞬间从日日可期变为阴阳两隔,世事无常的感喟自然也就有感而发。
毫无疑问,《新闻联播》成就了罗京;这个每天都有几亿双眼睛在盯着看的节目,公众影响力毋庸置疑。但凡一个人,能坐到“联播”的主播台前,他(她)就成为公众关注的名人了。身为公众名人,一颦一笑都被放大、放大再放大。
纵观各方对罗京的评价,“认真”、“善良”、“随和”、“开朗”、“顾家”,此外他多才多艺,热心公益,一切的一切都是正面和干净的。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能够经得起如此放大而形象依然“高大”的公众名人,实在属于稀缺资源。民众对他深情的怀念,未必不是有这样的心理情结。
一个好人的离去,引发中国民众对记忆中时代的集体回忆。行文至此,笔者亦不能免俗,“罗京,一路走好”。(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