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谭门故乡行:百年来七代40多人从事京剧事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京剧谭门故乡行:百年来七代40多人从事京剧事业
2009年06月08日 15:38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百年来七代40多人从事京剧事业

  京剧谭门故乡行

  在国粹京剧近200年的历史上,有一个世所罕见的艺术家族,百年来竟有七代共40多人从事京剧事业,不仅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世家之最,也创造了世界戏曲史上的奇迹——这便是诞生于湖北江夏,有“中国京剧第一世家”之称的“京剧谭门”。

  京剧谭门,百余年来,七代传承,发展京剧艺术,一次又一次把京剧艺术推向高峰,称得上是一部“浓缩的中国京剧史”。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举办了盛大的“京剧谭门故乡行”活动,除了“京剧谭门”嫡传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祖孙三代,梅葆玖、尚长荣、叶少兰、马长礼、张学津等京剧大家,还有众多文艺界的知名人士一齐到场,纪念京剧宗师,续写国粹精神。

  谭门七代铸戏魂

  -谭派始祖

  谭志道(1808—1887)

  众所周知,国粹京剧是在许多古老地方剧种的基础上综合、丰富、提高而形成的,其中,来自湖北的汉剧对其声腔、剧目、行当及表演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出生于武汉江夏的著名汉调艺人、京剧谭门的奠基人谭志道,因其声音高亢洪亮,每发高音传数里之外,遂获“谭叫天”艺名。由于爆发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谭志道携家眷北上谋生,不仅将汉调引进北京,也将日后成为京剧史上“里程碑式人物”的谭鑫培带到了北京。

  -第二代

  谭鑫培(1847—1917)

  被誉为“一代宗师”的谭门第二代谭鑫培,综合当时活跃于京都舞台上的各地方戏剧艺术,经过自己的创造,把京剧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成熟境界,创立了京剧史上第一个门派“谭派”,也创下了“天下无派不学谭”的“谭门”光辉历史,并亲手培育出杨小楼、梅兰芳和余叔岩三位京剧艺术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

  -第三代

  谭小培(1883—1953)

  谭鑫培第五子谭小培继承了家传衣钵,1919年与杨小楼、尚小云和白牡丹荀慧生赴上海演出,大受欢迎,从此“三小一白”享誉大江南北。他晚年舍弃自己的舞台事业,甘为人梯培育其子谭富英。

  -第四代

  谭富英(1906—1977)

  谭富英是谭小培独子,得余叔岩、谭小培亲授,又以古朴自然、恢弘豪迈的独特风韵开创新谭派。20世纪30年代初与马连良、杨宝森、奚啸伯并称“四大须生”,还与荀慧生、徐碧云、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于连泉六大名旦合作。主演的《四郎探母》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情节的京剧电影艺术片。新中国成立后,是我国戏曲界中的第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第一个由中宣部主持召开诞辰100周年纪念荣誉的中国戏曲艺术家。

  -第五代

  谭元寿(1928—)

  谭元寿是谭富英长子,6岁学戏,7岁登台,10岁入富连成第六科坐科,练就了扎实全面的功底,戏路极宽,能戏广而精。因扮演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郭建光而家喻户晓,现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

  -第六代

  谭孝曾(1949—)

  谭孝曾是谭元寿之子,现为北京京剧院当家老生。1960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毕业后在祖父谭富英、父亲谭元寿的教诲下学习谭门本派剧目。演遍京、津、沪、汉、鲁、台、港和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地。2005年在美国获得“亚洲杰出艺术家奖”和“中美文化贡献奖”。

  -第七代

  谭正岩(1979—)

  谭正岩是谭孝曾之子,中国戏曲学院优秀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在读。2004年,以一出《杨再兴大战小商河》摘取了全国青年戏曲演员红梅大赛金奖。在2005年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赛中,凭《定军山》、《战太平》一举夺得两项金奖。

  谭门江夏寻祖根

  “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我们今天回家了!谢谢大家对谭家的厚爱,向乡亲们问好!”离开故乡近一个半世纪后,京剧谭门终于回到了武汉市江夏区。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门第五代传人谭元寿代表全家老小和谭门众弟子,用洪亮嗓门向家乡父老们问好。

  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局、江夏区委、江夏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这次“京剧谭门故乡行”,不仅举办了包括谭门祖孙三代同台演出的多场名角荟萃的精彩京剧演出,更着力于“京剧谭门”的文化品牌建设工作。

  作为谭派艺术的故乡,武汉市江夏区本着“为城市续文脉,为国粹留精神”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整理、保护、打造、宣传“京剧谭门”的工作。包括整理“京剧谭门”的文史资料,编写出版了《京剧谭门史话》一书;兴建谭鑫培公园;抢救复原谭鑫培祖居五栋连体建筑结构图;组织撰写谭门京剧纪实性文学专著……

  名门之后忆谭门

  梅葆玖

  谭、梅两家是七代人的交情和艺术上的合作者。我父亲梅兰芳与谭富英先生也是长期合作者。后来我父亲去世一周年,谭富英先生还带我唱戏,至今记忆犹新。我和谭元寿大哥合作的时间更长。

  谭元寿

  一百多年前我的曾祖谭鑫培和梅葆玖先生的曾祖梅巧玲同被誉为“同光十三绝”,而且关系非常密切。谭鑫培后被称为“伶界大王”被众人敬仰,每逢春节都是众人给他拜年,但谭鑫培惟独只去一家拜年,就是给梅巧玲的夫人、也就是葆玖兄弟的曾祖母拜年,那时梅巧玲已经过世。由此可以证明两家关系深厚。

  马长礼

  1954年还没有国营剧团,唱一天戏才有一天的收入,我当时患肝炎,我的恩师富英先生让我元寿师哥给我送来四十元钱,相当于今天的四万块钱。不但治好我的病还教我学戏,我才有今天。

  谭元寿

  “文革”中,尚老板来北京治病无经济来源,我父亲与京剧界前辈帮助尚老板治病。今天,尚长荣是著名艺术家又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这么忙还赶来带我的孙子正岩演《华容道》,这是情义!谭派艺术有今天是同行们的帮衬,我谭家的祖训:做人要厚道。谭家几代人都谨记祖训,做人要谦和、谦虚、谦让。我们谭家后代都是借祖宗的光,谭家的祖宗谦和谦让,后代才受益。

  张学津

  我虽然是马派的老生,但谭富英爷爷特别喜欢我,在最后病重期间还给我说戏,关心我,鼓励我。我和我父亲与谭家也是几代人的交情和感情。

  谭元寿

  1952年,梅大师派人去上海请我回北京与葆玖兄弟第一次合作,当时他十七岁,我二十二岁。梅大师把我叫到家中,在园子里手把手给我和葆玖兄弟说戏。当时我们都还年轻,合作得非常成功。

  尚长荣

  听我父亲尚小云讲,他与富英先生最要好,合作起来不讲价钱。今天我来唱戏也是无二话。

  名家纷纷话谭门

  中国剧协理论研究室主任崔伟

  京剧的基本基因DNA就是谭派艺术。这不是一腔一调一剧目,而是一种精神。谭鑫培是京剧史上最重要的开创者、奠基者。第一,他奠定了京剧程式化的文化品格;第二,他把昆曲较凝滞的表演风格同徽班、汉调、秦腔的乡野风格进行了很好的融合;第三,他完成了京剧演唱的醇厚化,到今天,大家学的、继承的仍是谭鑫培醇厚、精致的风格;第四,他把京剧由个性不显变成个性化十足。

  著名学者翁思再

  谭鑫培是杨小楼的义父,是余叔岩的师傅,梅兰芳也是他提携起来的,谭鑫培在京剧历史上的贡献无人可比。他的智慧,他对生活的观察,他的永不满足,是所有京剧人都应该学习的。

  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

  今天的京剧人,应从谭鑫培身上学习他一生钻研京剧表演“艺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学习他的艺术竞争精神和强烈的市场意识,学习他敢于超越前人、彰显个性、独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如果所有的京剧人都能继承和弘扬谭门精神,京剧艺术必然重现辉煌。

  著名学者、戏曲评论家和宝堂

  两年前,我受托为谭鑫培撰写了400字的碑文,我归纳了谭鑫培的五大功绩。第一,谭鑫培改变流行的直腔大嗓风格,形成调门有高有低、以低回婉转为主的唱腔;第二,他把班社制改为明星制,使京剧由整体艺术进化为个性艺术;第三,他确定了京剧中州韵、湖广音的声腔韵律;第四,他承上启下,培养了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三贤”;第五,他给京剧做“手术”,整合的100多出剧目流传至今。

  天津戏曲研究所名誉所长刘连群

  谭派演唱艺术以优美、精微和规范化,构成了京剧老生行演唱的基本技法,后继者无不受其滋养。谭门自谭鑫培后,能够五代接续、薪火犹旺,除去对京剧艺术的挚爱、对祖业的尊崇和家族的凝聚力、感召力等因素之外,和他们始终保持优良的从艺传统和家风是分不开的。

  资料链接

  谭鑫培公园

  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城北,分三期建成。

  第一期工程,园区大门面向西南方的文化路,以一贴砖式圆形广场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大门右侧为半月形低矮式门楼,上面镂刻着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谭鑫培公园”。

  园内广场北面有谭鑫培全身坐式铜像。广场西面建有五处十面浮雕景墙,内中雕刻着中国京剧和谭派艺术的相关图例和文字索引,另建有一条京剧文化长廊。园区里一条婉转流淌的河道上架有七座人行步桥,每座桥均以谭鑫培京剧代表剧目命名。步桥两边的护栏上,用连环画的形式镌刻着剧中内容与人物图案。

  第二期工程,包括谭鑫培祖居(博物馆)、明清仿古街等项目。

  第三期工程,包括谭鑫培大剧院等项目。

  本报记者 王润文图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