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慈善口红”逻辑下的余秋雨“捐款门”
文化批评:余秋雨是不是骗子?看那抹"慈善口红"
朱四倍
针对余秋雨在网络上被指责承诺为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其助理金克林做出回应,“余秋雨的20万捐款是通过九久读书人直接捐的,现在九久的董事长在台湾,等他回来后会和余秋雨一起联合跟媒体交代此事。”而在此前,《北京文学》杂志的编辑萧夏林曾在博客中撰文,认为余秋雨的20万捐款是虚假捐款。(《新京报》6月4日)
余秋雨是不是骗子,萧夏林当然说了不算,要靠证据和事实说话。但是,面对余秋雨“捐款门”的指责和非议,这对于大师余秋雨来说无疑是一种尴尬。而向娱乐事件的演变,更使人觉得,作为文化明星的余秋雨正在面临严重的公信力丧失之虞。
有什么比名人的公信力丧失更可怕呢?有什么比公众人物公信力的无形消解更让人揪心呢?这样的吊诡,这样的诡谲,余秋雨何以“全身而退”?公众又该成为何样的“旁观者”呢?
“余秋雨的20万捐款是虚假捐款”作为一种指认,当然需要一种有说服力的解释,一种能打消公众怀疑的答案。要不然,这与我们遇到众多“诺而不捐”的慈善潜规则有何区别呢?《慈善家》杂志社社长王立伟透露了一个令人咋舌的信息:“诺而不捐”是慈善潜规则,平常年份的到账率也就7%。而众多的慈善怪象也证实了这点。
那当余秋雨捐款也要沿着这样的路线“前进”时,将折射出什么呢?是不是会异化为名人的慈善潜规则?果真如此的话,尴尬的恐怕不止余秋雨本人,还有公众,最后让整个社会都陷入难堪之中,跌入公信力难觅的社会深渊。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在《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一文中称,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历史利用文学获得‘美丽外观’,而文学利用历史获得了‘精神深度’”,进而认为《文化苦旅》与口红、避孕套一样是日用消费品,余秋雨的作品就是点缀生活的“文化口红”,并且还是规避道德病毒的“文化避孕套”。根据这种说法,我们是否可以说“余秋雨利用慈善获得‘美丽外观’,而慈善利用余秋雨获得了‘名人效应’”,而当这种做法与现实中的慈善潜规则同流合污时,余秋雨“捐款门”就成了点缀生活的“慈善口红”,也是规避道德病毒的“慈善避孕套”。当然,这是一种依据假设的推理。
从收受深圳豪华别墅事件、“首富”事件、青歌赛是非、 “故居门”、 “大师”事件、《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事件、“私通”美女作家事件到现在的“捐款门”,可以说,余秋雨先生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一直处于舆论的旋涡。这对于作为公众人物的余秋雨来说,或许赢得了关注度,但是,这样的关注度是谁的需要?公众的还是娱乐的?还是余秋雨本人的?如果说那些属于学术范围内的争议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这种以公信力为赌注,以公众感情为筹码的“捐款门”,恐怕就有犯了众怒的嫌疑吧?
作为一种期待,笔者不愿意看到余秋雨“捐款门”成为“慈善口红”,异化为规避道德病毒“慈善避孕套”。但是,这种期待无疑是建立在能让公众信服的解释之上的。不过,“余秋雨的20万捐款是通过九久读书人直接捐的,现在九久的董事长在台湾,等他回来后会和余秋雨一起联合跟媒体交代此事”之类的含糊其辞,在笔者看来,并不明智,最起码不是理想的答案,有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嫌疑。只是,问题越复杂,越向娱乐事件的演绎,不但余秋雨本人,恐怕旁观者也要付出不应承担的代价。
如此一来,给出消除公众疑虑的、具有公信力的解释和说明,恐怕是当下唯一可行的、取信于公众的最好选择。这也是消除“慈善口红”,改观余秋雨先生新的不良形象的可行选择。
(转载此文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