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沈阳"的3个疑问:能否避免低俗?留下什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关于"小沈阳"的3个疑问:能否避免低俗?留下什么
2009年06月05日 07:58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3月31日,“小沈阳·笑转2009‘刘老根大舞台’全国巡演”扬州站在扬州体育公园上演。小沈阳的爱人沈春阳与小沈阳同台演出。“赵家班”主力轮番登场,为扬州观众表演精彩节目。 中新社发 范友林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不差钱”,也“不差名”,是否差点“意思”

  关于“小沈阳”的三个疑问(文化观察)

  本报记者 郑少忠 刘文波

  小沈阳火了一段时间了。

  人们注意到,今天的小沈阳,真的是“不差钱”了——借着春晚的人气,小沈阳和师兄弟们迅速展开全国巡演,几乎场场爆满,日进斗金。他本人开始在广告中频频亮相。近日,由他代言某品牌汽车防盗系统的新闻发布会在辽宁铁岭举行,小沈阳忙得没时间出席,还是师傅赵本山亲自出马,为爱徒捧场。

  今天的小沈阳自然也“不差名”——除了大江南北无人不晓的名头,前不久还获得了沈阳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不过,有观众质疑,“不差钱”,也“不差名”,如今的小沈阳,是否差点“意思”?

  是否一夜成名?

  走红是偶然也是必然

  小沈阳似乎是一夜成名的。

  “来自底层、自我奋斗、机遇垂青……”小沈阳的走红似乎起了示范效应。调查发现,如今在辽宁乃至东北各地,学二人转的年轻人多了起来,尤其是一些农村青年,将此看作一条门路。

  “小沈阳火了,是偶然也是必然,首先要感谢这个时代。”赵本山表示,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为“小沈阳们”的发展创造了平台和环境。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文学系主任张红星教授认为,小沈阳在体制院团外成长,吹拉弹唱熔于一炉,不拘一格,演出时能与观众热烈互动,不像体制内的艺术院团受到多种制约,演员也往往放不下身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小沈阳的走红恰好弥补了高雅艺术的某些缺失。也给文艺界提了个醒,好的文艺作品一定要适应市场需求。不过,他也表示,市场需求是千变万化的,是一时需求,还是长久需求?是浅层次的需求,还是深层次的需求?要认真分析。

  “快乐是文艺的重要功能,但能寓教于乐就更好了。”有专家表示,文艺百花园既要有牡丹水仙,也要有山菊花甚至狗尾巴草,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当然有小沈阳的一席之地,但如果只有小沈阳,显然是不够的。

  能否避免低俗?

  艺术上仍需逐步转轨

  标志性的苏格兰格裙裤、背着小花布挎包,扭扭捏捏走上台,一开口便是“娘娘腔”。

  这样一个“活宝”,有人喜欢有人烦。

  小沈阳的粉丝认为,他的表演自然轻松、诙谐幽默,看到他就忘记了忧愁。有网友说: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小沈阳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然而,也有很多人看不惯,认为其扮相媚俗、哗众取宠。

  还有人总结了小沈阳领衔的“赵家班”全国巡演时的“三大怪”:掌声需要讨出来,演员没事互相踩,低级俗套往外卖。比如要掌声时这样说:“我难得出来,一年就出来两回,清明一回,七月十五一回(意为自己是个鬼)。谁要不鼓掌,我到他家去演……”有观众说,虽然是“玩笑话”,但还是有点过了。

  更多人受不了的是有些二人转节目的“粗口”和“荤话”,以及男女演员做出一些出格动作。沈阳市民李锋至今懊恼自己的一次失误:他请外地来沈的朋友一家看二人转,一些让大家尴尬的场面频频出现,朋友的妻子便借故领着女儿中途退场了,搞得李锋很不好意思。

  作家王蒙这么比喻小沈阳的表演:饺子俗,但是好吃,俗就是俗,只要不是恶俗。他认为,小沈阳的草根经历,使其更能体会大众喜好,贴近普通百姓。

  张红星认为,“通俗稍过一点,就可能变成低俗甚至恶俗。小沈阳的某些表演确实值得商榷,开展文艺批评是必要的。”不过,他也表示,小沈阳在艺术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他也正在努力向雅俗共赏的路子转轨,如果对他过多苛责,会令其无所适从,可能扼杀他的创作力。

  能给观众留下什么?

  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2009年大红大紫的明星,谁能红得更久?”结果显示,小沈阳得票虽多,但没能超过凭借电视剧《潜伏》收获大量好评的演员孙红雷。有网友分析,春晚后小沈阳到各地巡演,多是重复以前的老段子,令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也让大家开始怀疑他的创新能力。

  前不久,“赵家班”在广州演出,小沈阳只出现了半小时左右,没有什么新的表演内容。媒体评价说,整台演出,与其说是“东北二人转”,不如说是一场“山寨歌舞”表演。看完后,很多人觉得被“忽悠”了。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一个人的表演落入俗套、缺乏创新,人气也不会在他身上停留太久。

  与赵本山、郭德纲等笑星相比,小沈阳走红的年龄要小很多。“小沈阳他什么都没懂就火了”,赵本山说,如果他每样事都做得很好,他就成精了,希望大家宽容地对待他,他就是个孩子而已。

  对比起来,功成名就的赵本山以半百之年,为不断扩张的“刘老根大舞台”掌舵,前不久还专门进入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CEO培训班充电,很多人佩服本山大哥“老而好学”、“可持续发展”的勇气。

  “小品王”是怎样练成的?20多年的“常青树”又是怎样练成的?有网友建议:小沈阳不必忙着全国走穴式的演出,首先要学好师傅赵本山的“真经”,静下心来充充电,再发光吧!

  好的文艺作品涤荡人的心灵——不少观众表示,“当时笑得肚子疼,回头一想啥都没有。除了生产浅层次的快乐外,小沈阳还能给观众留下点什么?”小沈阳还能火多久,还能走多远——这是许多人的疑问。

  这是疑问,更是期待。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