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之父”杨兰春辞世 享年89岁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朝阳沟之父”杨兰春辞世 享年89岁
2009年06月04日 13:53 来源:河南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6月2日21时26分,有“朝阳沟之父”之美誉的杨兰春先生在郑州病逝,享年89岁。昨天,老人生前的挚友、学生以及戏迷赶赴杨兰春老人的家——省文联家属院,送老人最后一程。商报记者也采访了几位和杨兰春朝夕相处几十年的老“朝阳沟人”,追忆他们眼中的“好导演,好战友,好长者”。今天上午,杨兰春追悼会将在郑州市殡仪馆举行。

  家人:父亲是个倔强的人

  在子女的心目中,杨兰春是一位“倔强”的父亲。女儿杨晓一说,“父亲投入工作就会忘掉身边的一切,平时对家里的事情问的比较少。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大好,但是一听说要复排《朝阳沟》,他还专门跑到排练场,几个小时不吃不喝都行。”

  儿子杨光回忆说,“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父亲就给我们立下遗嘱,以后丧事一切从简,绝不要麻烦别人。”马金凤的小女儿马殿申专门替母亲赶来吊唁,她说,“母亲前年动过手术后,一直不敢让她的精神受到什么刺激。本来哥哥准备陪母亲马上坐飞机赶回来送杨导最后一程……”杨光再三劝阻,“父亲生前就认真,怕的就是麻烦别人,如果他知道地下也会不安。”

  后辈:杨老是个认真的人

  省豫剧三团刚刚结束在海南的演出,听说杨兰春去世的消息后,好多人赶着来杨兰春老人家中吊唁。第三代“拴保”扮演者盛红林说,杨兰春老人把豫剧现代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这次去海南演出,《朝阳沟》非常受当地观众欢迎。

  第三代“银环”扮演者杨红霞面对杨兰春的遗照三鞠躬后,现场唱起了《朝阳沟》中的“下山”,以这种方式来追悼杨兰春老人。她说,《朝阳沟》三次进京演出前,杨老都亲自去剧场为年轻演员进行指导。作为这一代年轻演员,应该让《朝阳沟》薪火相传。

  老友:他是现代戏奠基人

  昨天,杨兰春的5位老友许欣、牛冠力、韩玉生、葛圭章、夏相林送来挽联——“人也留天也留难割难舍朝阳沟 生倔犟死倔犟难描难绘杨兰春”。

  从事戏曲工作以来,杨兰春创作了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剧本有十多个,代表作如《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冬去春来》、《李双双》、《刘胡兰》等。编导的豫剧有《朝阳沟》、《李双双》、《唐知县审诰命》等。人民文学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15种《朝阳沟》版本,并被拍成电影,灌制唱片,广为流传。

  《朝阳沟》在一个剧目中塑造那么多生动鲜活、个性突出的典型人物,不仅现代戏中没有,传统戏中亦不多见,杨兰春为中国戏曲现代戏树立了一座丰碑,他是中国戏曲现代戏的奠基人。

  追忆

  此前,“二大娘”扮演者马琳、曲作者王基笑、“银环”扮演者魏云已先后离世。在老一代“朝阳沟人”的心目中,杨兰春是一位出色的导演,可亲的长者,可敬的老师。如今这位老人驾鹤西去,留给“朝阳沟人”的只能是道不尽的怀念。文艺界的同仁表示,杨兰春的去世,是中国戏剧界的损失。

  《朝阳沟》导演之一许欣

  我和杨兰春认识有61年了,他有一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他把这种精神也带给省豫剧三团。在豫剧的革新上,杨兰春是开创人之一。一本《朝阳沟》,形成了三团派。《朝阳沟》之所以能流传,还是源于杨兰春对生活的体验。他从太行山里走出来,对农民的生活太了解了。《朝阳沟》写出了人间真情,亲家母的对唱,化解矛盾。可以说,《朝阳沟》是一幅和谐农家乐园的画作。杨兰春唱作唱词的时候,一边写一边唱,一边唱一边写。杨兰春和已故作曲家王基笑的合作非常默契。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善朴

  在当年豫剧现代戏《朝阳沟》中,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善朴扮演拴保。王善朴说,杨兰春是他的启蒙老师,老领导,老战友。回忆当年,那时候王善朴刚刚学习现代戏。因为《朝阳沟》,王善朴走上了戏曲这条道路。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杨华瑞

  作为“银环妈”的扮演者,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杨华瑞称杨兰春是《朝阳沟》的“一家之主”。她说,那时候杨兰春是团长,又是导演。杨华瑞非常遗憾没有见到杨兰春的最后一面,希望他一路走好。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柳兰芳

  认识杨兰春,柳兰芳那时候还是十六七岁不懂事的孩子。后来在杨兰春编导的《小二黑结婚》中,柳兰芳以“小芹”一角受到广大戏迷的喜爱。柳兰芳说,正是杨兰春的付出,才有我们几个演员今天的成绩。从生活到艺术上,他都非常关照。在柳兰芳的印象中,杨兰春生活非常简朴,当年冬天棉裤都没的穿,他睡觉时就用报纸盖着。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

  马金凤老师和杨兰春的交往有近50年的时间,杨兰春始终对马金凤的语句表演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期望。在马金凤的印象中,他们每次见面,聊的话题永远也离不开豫剧。

  1982年拍摄电影《花打朝》时,马金凤因化好妆不方便吃饭,只好饿肚子拍戏。杨兰春知道情况后,买来巧克力化到水里让马金凤喝,这样能补充体力。这件小事尽管过去了20多年了,马金凤仍然记忆犹新。她说,“他是真正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看不到他一点大导演的架子。艺术水平高,人品好,永远是我艺术上的老师,生活中的兄长。”

  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曲家方可杰

  上午才知道杨老去世的消息,觉得很突然。杨兰春先生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豫剧改革方面的成就,值得后人学习和思考。

  杨兰春的作品从生活中来,不是坐在家里写出来的。凡是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有一种生活再现的感受,浓浓的生活气息与时代相贴近。杨兰春长期到基层体验生活,他会蹲在那里看人家耍猴子,看人家如何叫卖东西。放下艺术家的架子,俯下身子搞创作,这是杨兰春先生对艺术创作的态度。相比之下,现在有不少作家靠网络、传媒上信息的搜集去写作,少了对生活的亲身体验,作品出来后显得非常苍白。

  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红艳

  目前,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已申报省级课题项目《杨兰春研究》。作为这个课题的具体研究人员,李红艳说,《杨兰春研究》主要是从杨兰春的作品和他的艺术创作态度入手,研究出他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1995年至2001年间,李红艳和杨兰春先生接触非常多。当时,杨兰春先生的意识还比较清醒,李红艳经常帮他抄写一些东西,杨兰春谈得最多的是自己对艺术的一些观点。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