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同事跟我说,丁聪老爷子去世了,我一点都不相信,前几天不还乐呵呵出来的吗?掐指一算,所谓前几天也是很久以前了,但感觉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身体如何衰弱下去,丁聪都是一脸的笑容,表情总是像个孩子。我还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会老,不过向一位93岁的老爷爷告别,应该是一件不必太难过的事情。
一直把丁聪当成一位家常老头,只不过多了一些睿智和幽默,直到他去世,才想起我们送别的,是当代最重要的漫画家,一位创作贯穿了七十余年的化石级文化老人。丁聪年少成名,他和他的父亲一起,构成了中国百年漫画史的缩影。
回望丁聪的漫画生涯,明显有两个黄金时代。第一个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包括抗日和内战时期,丁聪创作了大量讽刺现实的漫画,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丁聪也成为著名的文化人物。另一个黄金时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从文化荒漠般的“文革”走出来,艰难地呼吸着新鲜空气,丁聪也从二十年的背运中走出,重新拿起画笔,将讽刺漫画推向高峰。讽刺漫画与讽刺相声、伤痕反思文学、电影话剧一起,组成了文化解放的潮流,丁聪也在这个“新文化运动”里发散出了最大的光和热。
我的同事提出了一个问题,丁聪这样一个乐观放达的艺术家,一个逢人便笑的好好老头,为何漫画中永远充满了讽刺和批判,即使到了思想政治的黄金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是如此?我以为这个问题,真真说中了丁聪先生的心曲与隐痛。在丁聪早年的岁月中,祖国的命运崎岖悲惨,他个人的命运也遭遇重大打击。不同的是,有的人在屈辱中消沉下去,而他在折磨中磨砺了锋芒,一旦机会来临,艺术的灵感必然喷薄而出,这才有了他最重要的讽刺漫画。
即使在新时期,“小丁”也是年纪越大锐气越足,他的漫画几乎从不歌功颂德,而是执着于对官僚主义、专制主义、官员腐败等负面现象的暴露,显示了这位和蔼先生内心的某种力量,以及执着于漫画讽刺功能的某种精神。这固然与他对漫画核心本质的坚持有关,也未尝不体现了他对任何一个时期都怀有同样的警惕,都持有平民的立场和批判的眼光。我以为这一点是弥足珍贵的。
丁聪一生好友甚多,聂绀弩与黄苗子是其中很“经典”的两位。聂绀弩曾与丁聪一同在北大荒受难,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前些日子,黄苗子还因告密风波被群起讨伐,而聂绀弩以大度胸襟博得世人的尊敬,丁聪同为两人的好友,不知有何感触?丁聪还谈起过有关黄苗子的一个故事:“文革”中有人叫他揭发好友黄苗子,但出卖朋友他办不到,于是他被关在黑屋子里写材料。最后,丁聪只好说:“黄苗子这人真不好,干反革命一桩都不告诉我,要不我也可以讲一讲嘛。”结果他因态度不老实,被狠狠打了一顿。
历史的是非曲直真的难以分清。聂绀弩早已逝去,丁聪如今微笑着告别,而黄苗子仍在弥留中忍受苦痛。丁聪如何看待这段友谊?如果他愿意,他会画出一幅怎样的讽刺漫画呢?可惜已经不足为外人道了。
(作者为新京报编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