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之辩:中国的还是韩国的?设置黄金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端午”之辩:中国的还是韩国的?设置黄金周?
2009年05月27日 08: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27日电(张中江)  5月28日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也是修改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二个端午假期。这个曾因韩国“端午祭”申遗而引发高度关注的中国节日,在全球防控甲型流感的今时今日,又有何种意义?此外,两会期间曾有委员建议“端午”前后设黄金周,凡此种种,都让这个节日始终处于舆论漩涡之中。

  端午,中国的?韩国的?还是世界的?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由于它与中国端午节的历史文化渊源,导致中韩两国学术界和民间舆论一度在这一问题上出现激烈争议,相关讨论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对于这场争论,韩国江陵端午祭委员会委员长崔钟卨表示,“韩国端午祭同中国端午节的起源截然不同,部分人认为韩国剽窃中国端午节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完全是一场误会。近来由于端午引发了种种不谐音符,我们将率先敞开心扉、消除误解。”

  日前出席中韩文化学术论坛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则在发言中就当年的江陵端午祭申报事件给予了正面回应,显示了一个中国学者和非遗工作管理者的求实精神与开阔胸怀。

  田青在发言说,“2005 年11月,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们为此感到高兴。”

  在田青看来,端午节是中国古老而重要的节日,在中国起源并传承至今,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节日文化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却有着一套完整的、与中国的端午节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的民俗活动。在韩国成功申报的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宫廷宗庙祭礼乐(Royal Ancestral Rite and Ritual Music in Jongmyo)”中,较完整地保留了来自儒家的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精神和风范,不但是儒家慎终追远、敬祖孝宗思想的体现,更是“八佾舞于庭”礼乐形式的延续和传承。而在中国,这样的皇家祭祖仪典却已中断。就像李奎报对以李白为代表的中国诗人心存感激一样,中国的文化人对此亦心存感激。

  田青认为,无论是中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韩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遗产,不仅属于中国或韩国,而且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从几年前国内媒体对该事件几乎“一边倒”的批判之声,到今天从国家层面将端午节列为公共假日。中国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几年间已趋于宽容与理性。

  流感时期的端午

  端午是个历史十分悠久的传统节日。种种习俗中最著名、流传最广的,就是对于屈原的纪念。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以怀念屈原,这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事实上,古时的端午是祭祀诸神的节日,享祀者除了屈子,还有孝女曹娥、药王、蚕神以及善降鬼魅的道教人物张天师和钟馗等。端午的食品如粽子,最初也非为投祭屈子,而是用以祭祀水神。端午的许多风俗都与驱鬼避邪禳疫祈福有关。古时有“恶五月”之说。这是因夏季燥热潮湿人易生病,古代多有瘟疫流行。再加卫生不好毒虫繁殖咬人伤人,因人们有此信仰所以种种求平安,禳解邪灾的习俗应运而生。从两千年前古人就有佩带香囊以除毒防疫去邪之习俗,端午节时更必佩带。

  只是由于“纪念屈原说”影响广泛,这个观点的持续传播,也使得端午节成了“爱国主义教育节”。

  有评论就认为,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应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创新,特别需要与当下民众鲜活的生活节拍与韵律相协调。举例来说,由于气温升高,各种疾病容易爆发,我们的祖先懂得顺应这种自然的变化,所以端午节要插艾草,抹雄黄酒,以驱邪避瘟,免灾去病,这其实是节日传承的一种古老的卫生防疫措施。

  民俗专家郭莲纯亦表示,“端午节”的涵义其实是期望人们防御疾病,和顺健康,平安幸福的。在农耕文明时代,“祛病”成了人们最大的期望。端午邻近夏至,虽然盛夏还没来到,但持续的高温天气已让人非常难受。这个时候是各种病菌肆意繁殖、传播的时期。今年的端午期间,不妨旧俗新用,开展全民的夏季爱国卫生活动,提高人们的健康防疫意识,让端午节成为现代的“全国卫生防疫节”。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