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1937年底,八路军115师在晋察冀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后,父亲聂荣臻一直琢磨怎样尽快地向冀中和冀东平原地带扩展。1937年10月,东北军第53军第691团团长、中共党员吕正操率部进入冀中地区后,举行抗日誓师大会,改称人民自卫军。不久,父亲派人携带密码到达冀中,与吕正操取得联系,要他们努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不久,根据父亲的指示,这支队伍开往平汉路以西整训,父亲在阜平与吕正操见了面。
吕正操后来回忆说,我的父亲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军容严整,正正规规,显得很严肃,但是对同志却很亲切,使人感觉见到的是一位忠厚长者。他很快把父亲看做自己的师长,有事就向他请示。吕正操又说:“对聂司令的道德风尚我一直是很敬佩的,因为从他身上反映了共产党的领导作风,所以我敬佩他,感谢他。”
在冀中,还涌现出一支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武装,就是后来很有名的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也称“回民支队”,马本斋和他的母亲白文冠的故事曾经感动过几代中国人。父亲对“回民支队”的创建和壮大,付出了心血。
不久,在父亲的运筹下,又相继开辟了冀东、平西、平北根据地。北岳、冀中、冀东、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建成,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北最大的根据地。
雁翎队、地道战、地雷战,也是晋察冀的亮点之一。尤其是地道战,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可靠保障,是“向敌后之敌后挺进”的有力支撑,是晋察冀平原军民对敌斗争的独创,影响巨大。
参加洛川会议的时候,父亲就特别注意到,毛主席一直强调,要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壮大我们的力量。父亲说,他意识到:“那个时候,毛泽东同志已经想到了更长远的目标,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以后,我们还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只有争取了群众,扩大了武装力量,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革命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台分家”,留给父亲的是3000人,司令部机关人手更少,大家开玩笑说:“要问司令部有多少人,一盆菜就够吃了,一条炕就够睡了。”
父亲做梦都想着自己能够“撒豆成兵”,把这3000人变成3万人,30万人。他对大家说:“没有武装,一切都谈不上。现在我们只有用滚雪球的办法来发展。”
后来形势的发展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晋察冀根据地的各项建设突飞猛进,武装力量的建设更是形势喜人。很快经八路军总部批准,他们成立了4个军分区,每个分区下辖3个团,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游击支队。
在晋察冀,有不少带有地域色彩的部队名称,如“阜平营”、“回民支队”“灵寿营”“平山团”等等。一看名字就知道这些部队的成分。
父亲曾给边区的部队起过这样一个名字,叫做“子弟兵”。父亲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称呼,军区创办的《抗敌三日刊》后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子弟兵报》。这样称呼,就把部队担负的任务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战士们保卫家乡,就是保卫边区,就是保卫祖国。
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来晋察冀考察之后,撰写了《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书中热情地称颂道:“子弟兵是老百姓的儿子,坚决打鬼子的抗日部队的兄弟,是在晋察冀生了根儿的抗日军。”
后来,“人民子弟兵”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名词,响遍了中华大地,一直沿用至今。
收编杂色武装,也是晋察冀武装力量发展的一个方面。父亲后来回忆说:“我们创建根据地之初,大家常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杂色武装之多之广:‘司令遍天下,主任赛牛毛’。几个人,几条枪聚在一起,就可以自称司令。特别是河北省杂色武装很多,仅北平到保定的铁路两侧,就有十几股较大的杂牌军队。我们不是八路军吗?他们也自称是什么‘七路军’、‘九路军’、‘十路军’,招牌比你还大。”
到1939年底晋察冀的人民武装,真的就像父亲预料的那样,滚雪球一般,成倍放大。
到1940年,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已发展到20多万人,其中主力部队有31个团,近10万人,由初建时的4个军分区,发展到17个军分区;晋察冀根据地发展到80个县,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
到抗日战争胜利时,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部队发展到32万余人,民兵发展到90余万人;先后调往其他战略区32个团和25个架子团。主力部队从3000人变成30多万人,扩大了100倍。
1938年6月,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来晋察冀之前,在延安毛泽东专门同他谈了话。毛泽东说:“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水浒传》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察冀。”
毛泽东接着风趣地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文/聂力 摘《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