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因何得名"毛奇"? 如何点评党内干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毛泽东因何得名"毛奇"? 如何点评党内干部?
2009年05月19日 09:16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毛泽东是如何评点党内重要领导干部的?

  陈 晋

  早期著名的共产党人,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上,大多特点鲜明,有的还因此获得一些外号或雅号。

  例如,毛泽东年轻时的外号叫"毛奇",因他主张"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一个奇男子"。周恩来有"周公"之称,来自于文化界和党外人士,有时连毛泽东也这样称呼。以"公"相称,显尊敬之意,也是周恩来有凝聚力的表现。朱德则是众所周知的"红军之父",这大概是外国人的说法,在党内多称"朱老总",推其德高望重。任弼时的外号是"骆驼",叶剑英在一篇文章中说得很明白:"他是我们党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叶剑英自己则被人呼为"参座",因他长期在军队总参谋部工作,是难得的参谋人才。刘伯承有"当代刘伯温"或"军神"之谓,毕现其军事家风采。徐海东有"徐老虎"或"中国的夏伯阳"之称,喻其作战之勇敢。刘亚楼被说成是"雷公爷",因其英俊潇洒,性烈如火。谭震林一直被称为"老板",因他在苏南开辟抗日根据地时,经常穿长衬西裤,化装成绸布店老板穿越日伪封锁线。潘汉年被称为"小开",因他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总是风度翩翩,如同小老板,上海人把老板的公子称为"小开"。舒同在长征途中书写标语出名,获"马背书法家"称号。胡乔木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处理不少文稿,被称为"党内一枝笔"。

  以上这些称谓,缘起不一,或反映才能,或画出性格,或标示志向,或彰显业绩,或透露作风,由此使他们成为党史上个性鲜明的"这一个"。历史上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总是靠一批各有所长且特点鲜明的领导者,在正确路线指引下,通过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个性,并率领群众干出来的。

  经过20多年的锤炼,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内英雄辈出,群星灿烂,人才极一时之盛。论军事指挥,有朱德、周恩来和被评为元帅的开国元勋们。论党务工作,有刘少奇、任弼时、陈云、邓小平、彭真等。论经济工作,有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李先念等。论外事外联,有周恩来、陈毅、张闻天、王稼祥等。论宣传文化,有陆定一、陈伯达、胡乔木、周扬等。这些人的年龄,除朱德外,当时也只50岁上下。

  作为这个精英群体的核心人物,毛泽东对他们大都有过详略不一的评点,既谈他们共有的党性,又涉及各不相同的才具作风和业绩贡献。有时候,毛泽东还把自己摆进去,认为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领导人。例如,1949年12月第一次访苏时,他曾对苏联方面的人说,自己谈判不如周恩来,搞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要等周恩来来了以后再具体谈。1957年11月第二次访苏时,毛泽东又对赫鲁晓夫说:我们有很多同志,可以担当领导责任。第一是刘少奇,这个人原则性很强,在我们党内很有威信;朱老总年纪大了,但威望很高;邓小平、周恩来都比我强,什么矛盾都能解决,有缺点勇于当众作自我批评。这些,虽然是在外交场合出于某种需要讲的,却也反映出毛泽东平时对党内其他领导人的特点察识于胸。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