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石库门里的欢声笑语
——沪上专家谈石库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昨天,由卢湾区政府与世博局等共同主办的“世博论坛·上海石库门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在沪举行。一些专家指出,作为一种结合了传统与时尚的商业开发模式,走过10年的新天地值得肯定;但在更注重文化传承的今天,如何在保护中挖掘石库门本身的文化含义显得更为重要。
绕过青红砖砌成的外墙,推开黑色厚重的木门,眼前一一展现的是天井、客堂和亭子间,耳畔延绵不绝的是嘘寒问暖和家长里短……
这是每个老上海人都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出现在一个叫石库门的地方。曾几何时,石库门建筑是上海主要的民居形式,居住了七成以上的市民,却在城市的不断改造中渐渐萎缩。
承载了上海太多城市记忆的石库门,已经成为申城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破解?各显神通。而在本市石库门最集中的卢湾区,多年来已经形成了新天地、田子坊和步高里三种石库门保护和发展模式,并将“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申报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等待,给城市留出寻找记忆的时间
位于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的新天地,早已成为上海的时尚地标,一度被认为是石库门保护与开发的典范。然而,如今有专家指出,新天地模式和保护石库门遗产不是一回事,它只是地块开发的一种模式。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郑祖安是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多年来致力于上海石库门建筑的调查与研究。在他看来,新天地最大的问题是一大会址周围大片的石库门都被拆掉了,仅仅保存了临街的几幢建筑。“这样一来,一大的历史环境不见了,不仅一大会址的历史风貌无从体会,历史文化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支撑点。”和许多专家一样,郑祖安认为近几年来,本市对于石库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样式上,但今天更需要挖掘石库门本身的文化含义。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库门的建筑功能必将渐渐衰退,其文化价值则将不断提升。而要传承石库门的文化遗产,离不开对石库门周边环境的研究和保护,但眼下“上海石库门的总量消失得太快”。
在郑祖安心目中,石库门保护的理想状态是变当前的符号式保护为整体性保护,“比如对一些二级里弄的拆除也要谨慎”。但他同时承认,经济发展的过程往往与文化传承的需要相冲突,专家有时只能纸上谈兵。特别是当前缺少对石库门进行充分利用的有效渠道,从某种程度上也为大拆大建提供了理由。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无计可施。”许多专家坚信,作为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库门的价值将越来越得到重视,“所以现在特别是对于二级里弄的拆除,要渐进,不要激进。要给城市留出寻找和继承历史文脉的时间。”郑祖安提出当前要警惕石库门改造中的贵族化倾向,“特别是一些商业性开发,一味追求时尚而破坏了石库门的原生态。”另有一些业内人士还提出了对所谓“保护性破坏”的担忧,即在一些美化工程中将石库门原有的镂空栏杆做成了石护板,把原先的踢脚线抹平等。
保护,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位于陕西南路、建国西路交界处的步高里,是石库门里弄住宅,1989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由法商设计的步高里建于1930年,共有砖木结构三层楼房79幢,至今保持着弄口的中国式牌楼和典型的海派里弄街坊格局。
然而,对于居住在其中的近400户居民来说,“72家房客”的日子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卢湾区有关部门人士甚至做过预测:如果开展一项民意调查,可能九成居民希望离开。为把居民留住,近年来卢湾区在保留步高里居住特性、改善居住条件上做了大量工作。相关部门为每家每户增设了坐便器,针对房屋特性专门研制的洁具底盘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此外,相关部门将原先合用的大水表改为每家每户的小水表,将杂乱的电表统一安装,在厨房等公共部位安装简易喷淋装置。重新铺设的雨污水总管和弄内路面,解决了雨天积水和路面凹凸等问题,方便了居民行走。
步高里模式,如今正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肯定。包括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熊月之等在内的许多专家不约而同地指出,石库门的文化价值,很大程度上缘于它是海派民居历史的活化石。因此,保护石库门,关键不是在外观上互相攀比,而在于保护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使石库门的文化内核得以传承,让城市带着记忆更好地前行。而步高里模式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记者了解到,因地制宜地改善石库门居住条件,尽可能留住原住民,通过保护居住空间来保护居住文化,这已经成为卢湾区石库门文化保护方面的重点内容,连已经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地的田子坊也被列入其中。有关人士表示,如果说田子坊模式比新天地更进一步的话,就在于前者在发展创意产业的同时留住了一部分居民。而等田子坊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有关部门将把更多商业收益用来改善居住条件,从而留住更多居民,实现田子坊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邵岭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