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退学的80后 要为《新青年》杂志“复刊”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17岁退学的80后 要为《新青年》杂志“复刊”
2009年05月18日 12:24 来源:都市快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吴怀尧版《新青年》的封面设计多达三十多种,此其一种。
吴怀尧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里,传出了一条颇具话题性的文化新闻——《新青年》杂志即将“复刊”。如无意外,第一期将于5月20日左右上市。

  只不过,那会儿主编是陈独秀,现在的主编名叫吴怀尧,就是那个制作了“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年轻人。

  在中国,《新青年》是一个有着约定俗成意味的价值标杆。它被好多人誉为激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元典,“为中国现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本”。

  而吴怀尧,作为80后的一员,与“五四”相隔甚远。火烧赵家楼,德先生还有赛先生,这些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

  因此,当后者复刊前者,这注定会引起一场支持与反对的口水战。

  噱头,抑或是文学青年有志于继承五四精神遗产,在书生意气的豪放中面对他们的未来?且听吴怀尧本人是怎么说的。

  对话

  创刊的意思 复刊的意味

  独立和自由是关键词

  快报:今年的青年节是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日,是否特意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推出《新青年》创刊号?能说说这是一本怎样的杂志吗?和当年的《新青年》有何异同?

  吴怀尧:《新青年》每期主要由怀尧访谈录、作家专栏、譶(音同“踏”,多言的意思)沙龙等栏目组成。我的访谈录是推荐文化贡献者,《新青年》是把这些贡献者聚集在一起。

  它和当年的《新青年》,有某种遥远而密切的联系。关键词仍然是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同时内容有趣而不乏深度,自由和理性并存,给有梦想有担当的人看。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创刊的意思,也有复刊的意味。但不完全一样,毕竟时代不同了。

  也非刻意选择这个时间点,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就做了。从有创刊的念头到现在即将正式推出,前后不过三个月时间。

  虽千万人吾往矣

  快报:创刊《新青年》在文学界和读者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人寄予厚望,希望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有人则认为只不过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些褒贬不一的评价,你怎么看?有没有想过《新青年》的前景问题?

  吴怀尧:无论鼓励还是批判,我都把它当成一种鞭策。但他们的声音不会影响我做事的决心,正所谓虽千万人吾往矣。至于结果,不是我能控制,也无法预测,想太多反而被束缚。

  快报:但在做这件事之前,总有个心理预期吧。通过创办这本杂志,你想达到什么目的?

  吴怀尧:希望它可以于有声处听惊雷。让所有的新青年,找到精神家园。

  我可以成为新青年代名词

  快报:新青年这个人群,该如何来确认和甄别?或者说在你的概念中,能被称为新青年的人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吴怀尧:新青年非以年龄划分,所有具备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的人,其实都可以称为新青年。例如李敖、陈丹青、沙叶新、何三坡,包括韩寒,都是新青年呀。

  快报:依此标准,你本人能否算新青年?

  吴怀尧:哈哈,我不评价自己。(片刻后)不谦虚地说,我觉得吴怀尧可以成为新青年的代名词。

  理想主义没什么不好

  快报:在创办《新青年》上,你会不会有点理想主义,或者说带着美好愿望在做这件事?毕竟现代社会的人普遍比较浮躁,崇尚消费和娱乐。

  吴怀尧:理想主义没什么不好呀,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带着美好愿望在做这件事”,这只是旁人的看法。就我而言,就是鼓励个人奋斗,力挺汉语自信。现在很多人其实有文化自卑心理,觉得万事不如人。我就想用《新青年》来证明汉语之美,同时体现独立精神和自由思考的宝贵。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发布,不就让作家告别了穷人的象形吗?

  快报:希望《新青年》成功,并能达到你预期的效果。

  吴怀尧:用鲁迅的话共勉。“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至于幼稚,尤其没有什么可羞,正如孩子对于老人,毫没有什么可羞一样。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腐败,就好。倘说待到纯熟了才可以动手,那是虽是村妇也不至于这样蠢。”

  出版方说

  新版《新青年》更关注青年现实问题

  张业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蜜蜂出版事业部负责人)

  新版《新青年》的读者定位为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年龄段主要分布在18-38岁之间,试图为他们提供一种有沉淀价值和思想火花的阅读,这和当年陈独秀的出版精神一脉相承。同时会更加开放和大众,将更加关注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物质年代,很现实很零距离的新青年问题,比如就业、教育、个人成功标准等等。

  从决定出版《新青年》开始,就没完全把它当纯粹赚钱的工具,当然好书应该不会赔钱,只要你传递的声音有价值。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我们出版人内心的一种追求,带着理想主义,希望历史文化不会在这一代断层。所以它绝对不是时下流行的轻阅读,泛娱乐化阅读。

  记者 童蔚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