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小团圆》的关键词
□吴晓东
首先要声明,我不是张爱玲研究专家。虽然写过关于张爱玲的一两篇文章,我本人只能说是半个“张迷”。所以,更想谈谈作为一个普通男性读者阅读《小团圆》的印象。
两个“张爱玲”的拉扯
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它跟张爱玲早期的小说,主要是40年代的那些小说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小团圆》中有两个张爱玲,一个是20世纪70年代写《小团圆》的50多岁的张爱玲,另外一个是小说中以张爱玲为原型的、作为小说人物的张爱玲。最近,评论界对小说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读,有些判断还大相径庭,可能都与这两个张爱玲的形象有关。
50多岁的张爱玲,也是就是上世纪70年代的张爱玲,大概是想讲一个过去年代的故事,而她本人也和过去隔了时空的距离。所以,她想讲得平静,讲得不动声色。这是《小团圆》总的叙事调子。其语言也追求更高的境界。我感觉,这部小说的语言是最耐读的,跟以往的小说相比,更为炉火纯青。
但是,我认为,张爱玲真正写到过去的生活,其实感情上是不能释怀的,无法做到真正的平静。我们会发现这部小说风格的调子和作者的姿态具有一些矛盾的地方。比如,在这部小说中,还是有张爱玲一如既往的那些锋芒,没有锋芒就不是张爱玲了。但是,这种锋芒在小说中同时也很内敛。张爱玲的知人论事虽然尖刻,但是多少有所克制;张爱玲式的嘲讽也尽量显得大度;依旧有心灵的创痛、创伤,她追求的是表现的含蓄。不过,一旦写到她的母亲和邵之雍,张爱玲便露馅,虽然是平静的,但是底下是波涛汹涌。《小团圆》有一种张力,这种特有的张力或者张爱玲式的力度,我觉得来自两个“张爱玲”自我的拉扯。
活到30岁就不再长岁数
我认为,张爱玲在小说中对她的自我心态有了她自己的定位,这就是小说开头关于九莉30岁生日的强调。九莉快30岁的时候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为什么“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给自己寻找一个等待的理由和借口。“过30岁生日那天,夜里在床上看见阳台上的月光……一千多年前的月色,但是在她30年已经太多了,墓碑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根据一些史料,张爱玲对关于她自己的30岁生辰的这一段语录非常看重,她说“我不愿用在别的小说中”。
我个人觉得,张爱玲其实已经给自己的形象做了一个定位,就是30岁的感受。这个30岁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可以说是既看透了世态的炎凉和亲情的冷暖,又不是历尽沧桑。所以,仍然有所回应,或者说有所眷恋。夸张点说,作为作家的张爱玲活到30岁就不再长岁数,剩下的岁月基本上是生活在对30岁之前的回忆里。张爱玲是在写作中回忆,在回忆中写作,这是她在美国的生活形态。
创作优点的“大团圆”
《小团圆》是张爱玲酝酿20多年的集大成之作,是精心的大作品。以往,张爱玲全部创作中的优点都在《小团圆》中来了一个“大团圆”。
张爱玲最好的朋友宋淇曾建议张爱玲把《小团圆》的前两章删掉。我觉得在《小团圆》中,张爱玲是有非常明确的创作目的的,即给她30岁之前的岁月立传。作为传记生涯中的重要部分,前两章写的香港学生时代不可或缺,尤其是青年时代求学生涯的描写,使《小团圆》在叙事结构上特别吻合张爱玲在美国之后学到的西方叙事模式——讲故事从中间讲起,不是从出生讲起。像我们熟悉的中国作家的传记,一开始就写一个婴儿落地,或者从死亡开始写巨星陨落之类的。西方人喜欢从中间开始写。所谓中间,是切进去的时间横切面,往往对个人有划时代的转折意义,比如对张爱玲来说香港沦陷、学业中断,以及母亲赴港等等,在其成长史上都是很关键的。
请大家注意小说开头,前5个字是“大考的早晨”。考试要来了,要考还没考的时候最难熬。经历过高考的人对这种感觉很清楚,还没有考的时候最难熬。所以,张爱玲最开始写“大考的早晨”。她形容得非常有意思。她说这种大考的早晨是“所有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这样,小说的关键词出来了——“等待”。而小说最后结尾完全重复小说的开头。
老实说,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小说的开头和结尾。这个“等待”完全可以概括张爱玲的情感生涯,也可以说确立了小说总的调子。夸张点说,张爱玲的一生也就是等待的一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