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PK南京谁更胜一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拉贝PK南京谁更胜一筹?
2009年05月07日 08:4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4月影市,一下来了两部表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看完两部电影,我觉得它们在风格、情节、人物各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比对,可以互为镜像。

  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是:《南京》给出个黑白世界,《拉贝》直面了淋漓的鲜血。略有些奇怪的是,《南京》选择黑白影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该用镜头如何展现过于暴力血腥的世界,可结果是素颜的《南京》给了人更多的生理威压,彩色的《拉贝》只是在局部折磨人的神经,整体而言并没有不忍卒视的感觉。

  《南京》中最触目惊心的画面是,一群死去的慰安妇被日军抬出来,白花花的肉体堆满了板车。《拉贝》中最撕心裂肺处是,拉贝去俘虏营找他的司机,看见他的脸赫然出现在满地的人头中。这是一张流传于世的著名照片,再配上那两个拄着军刀的狞笑的日本军官,就是中国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经典印象。

  《南京》讲述了几段故事,用得最多的是角川的视角。导演试图用这个几乎是白纸一张的日本军官的眼睛,展现战争于人性的戕害和毁灭。可惜的是,由于角川始终行走观众的常识和经验之内,没有能够刺痛眼球或者震颤心灵的设计,显得平淡无奇。

  《拉贝》讲述的是个人的经历,第一人称叙事的好处是感同身受,不会有全知视角常有的顾此失彼的错乱感。《南京》没有把背景交代清楚就急于去表达观点了,《拉贝》清晰描述了国际安全区从动议到收场的完整脉络。对于七十年后的观众来说,拉贝和国际安全区远远算不上是公共知识,在这两个似曾相识的名词背后,是大量的知识盲点和认知荒芜。

  《南京》里的拉贝面目模糊,关键时刻还撤了,他走后安全区就成了杀场。《拉贝》里的拉贝犹如圣徒,出钱出力,备受煎熬,当上了20万人的活菩萨。《南京》里的人物几乎都是虚构的,但像纪录片一样冷静克制,拒绝煽情。《拉贝》里的人物是真实的,故事也有日记为本,但一点儿没有受制于历史的滞重,看上去像标准的故事片。

  《南京》在创作中一再消灭戏剧元素,在剧本里逃出生天跟高圆圆谈恋爱的刘烨,在影片1/3处就慷慨就义了。而《拉贝》里举重若轻地大量使用戏剧手法:一上来,拉贝作为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即将卸任,日本人的空袭把他重新推到台前。拉贝和继任者之间的争斗,就是一个职业编剧写下的标准桥段。拉贝答应了出任安全区的牵头人,却又出现在即将离去的轮船上,这也是故事片里常见的欲擒故纵。甚至还有黑色幽默:“能装十万人的地方能装二十万中国人”,医生和拉贝关于希特勒的歌唱,等等。这些设计让电影生动甚至有趣。

  然而,动静相宜的分寸最难把握。在影片的结尾,拉贝和他的同事们“虽千万人吾往矣”,用肉身挡住日本人黑洞洞的枪口,硬是保存了难民们的性命。此刻的日本人斯文得像一群绅士,这实在是背离我们的普遍印象。还有,拉贝成为真正的救世主后要离开了,南京人给他搞了个“锣鼓喧天,彩旗飘飘”的欢送场面,在一干国人的鼓噪中,他和他劫后余生的妻子深情拥吻。这太像在一场足球决赛中打进三球的英雄在第八十八分钟被教练换下场,单独接受满场观众的欢呼和致敬。在积尸如山、地狱有门的1938年年初的南京,这可能吗?感恩是必须的,但这样感恩看上去有点儿怪。

  当然,电影不是历史教科书,电影有自己的独特语汇,要有不拘泥于现实的发挥,电影只能是以电影的方式忠于历史。两相比较,《拉贝》做得更好。《南京》非常慎重地对待这个题材,有用力过猛或者小心过头的迹象,而《拉贝》的外国导演拥有更高的心灵自由度,游刃有余地讲述了一段往事,只是最后露出了些许以救世主自居的轻狂。

  -读家:猛将兄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