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妈”是好妈妈
近日,一篇名为《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文章说,在美国学生、家长眼中,“中国妈妈”爱攀比,以别人的孩子为标杆,同时“像老母鸡一样时刻守着小鸡”,成了美国高中生口中的讽刺语,这让不少华裔学生感到烦恼。
读到这篇文章后,有怅然若失者,深切反思:“老母鸡是时候放开小鸡仔了”;有耿耿于怀者,急于反驳:“美国高中生缺乏母爱”;有气急败坏者,病急乱投医:“中国爸爸缺位了”;有哑然而笑者,八风不动:“友邦常惊诧,我等勿惊惶”……
两千多年前,中国曾发生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如今,当代版的“孟母三迁”每天都在上演。房地产开发商都在以名校区为卖点,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不少妈妈不惜举债在名校区周围买房,其中还真不乏“三迁”者。那些远走异国、在他乡抚养儿女的妈妈们也在迁,而且迁得更远、更艰难。事实上,无论是身在他国的“中国妈妈”,还是生活在国内的妈妈们,都面临着许多相同的养育问题,但由于身处的文化环境不同,选择的解决方法可能也会有所不同。试问,在亲身体验到异质文明的冲突后,哪位妈妈不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保护孩子?在感受到来自于外国人的异样目光后,哪位妈妈会不希望孩子成才、自强?
“中国妈妈”的身上或许的确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以“贬义词”来形容母亲,无论如何都有些过分,“中国妈妈”并不如想象中那样不堪。尤其是笔者所了解的新一代“中国妈妈”,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中国妈妈”大不相同的是,她们自信自立,能够在唐人街之外找到工作;她们通融亲和,也开始接受更多开放式的教学和养育理念,有时还为美国的课堂带来新话题……而且,她们并不纯粹以所谓看重孩子快乐、心智健全、个性独立的“美国妈妈”为模范,而是在探索中去做好“中国妈妈”——任何一种文化下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不存在最完美的“妈妈”类型,“妈妈教育”本身也是一个不断调整、发展的过程。尽管个别人的方式方法有待于调整,但总体上说,“中国妈妈”美德内蕴、爱心丰沛,是孩子们成长进步的守护神,是值得永远敬重的好妈妈。
作者:焱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